请问“恭”、“尊”和“敬”的区别?

标签:
中文宝典中文常识范式文字说文解字吴山野士 |
分类: 中文探索 |
请问“恭”、“尊”和“敬”的区别?
“恭”犹正德美容不懈于位夙夜敬事执礼尊贤者。
“恭”读gng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肃敬,谦逊有礼貌。如:《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尔雅》:“恭,敬也。”。《礼记·曲礼上》疏:“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何之所说,从多举也。”。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又如:恭默(谦恭沈静不语)、恭倨(恭敬和傲慢)、恭恪(心存恭敬而态度谨慎)、恭敬(犹尊敬)、恭和(谦恭温和)、恭逢其盛(亲身经历到那种盛况)、恭素(恭谨纯朴)。
“尊”是敬重高贵犹持酒以奉之者。
“尊”读zn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持酒以奉之者。如:《说文》:“尊,酒器也。”(字亦作罇。)。《周礼·大宗伯》:“辩六尊之名物。”(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仪礼·士冠礼》:“侧尊。”。《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皆隐在尊中。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敬重、推崇。如:汉·
贾谊《过秦论》:“ 尊贤而重士。”。《论语》:“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敬”犹持事慎重警戒肃然慈爱恭顺小心翼翼者。
“敬”读jìng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小心恭顺肃然慈爱。如:《说文》:“敬,肃也。”。《礼记·曲礼》:“毋不敬何允。”(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战国策·赵策》:“敬诺。”。《史记·陈涉世家》:“
“恭”从谦逊有礼貌来表达肃敬。主要待人以“恭”。“恭”有畏惧、阿谀、谦卑等意思,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恭”是外在表现。
“尊”从持酒以奉之表达推崇敬仰。主要显示心中地位。“尊”是表达的是地位或辈分高。
“敬”从小心恭顺表达肃然慈爱,主要待神灵以“敬”。所以《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敬”则是对某种品质的高度赞扬和由衷欣赏。多用于对先烈、英模、有威望的长者或者是人品较佳者,“敬”是内在根本。
恭:
《说文解字》:“恭,肃也。从心、共声。”。
(心:参见四画之七“心”)
(共:参见六画之二“共”)
心、共两范式叠加:犹正德美容不懈于位夙夜敬事执礼尊贤者是恭字之范式。

尊:
尊:从酋、从寸。
(酋:参见九画之二十三“酋”)
(寸:参见三画之一“寸”)
酋、寸两范式叠加:敬重高贵犹持酒以奉之者是尊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酒器也。从酋,廾以奉之。《周礼》六尊:牺尊、象尊、着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尊,尊或从寸。”。
(酋:参见九画之二十三“酋”)
(廾:参见三画之四“廾”)

繁体字“()”简化为“尊”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敬:
《说文解字》:“敬,肃也。从攴、茍。”。
(攴:参见四画之九“攴”)
(茍:参见九画之二十四“茍”)
攴、茍两范式叠加:犹持事慎重警戒肃然慈爱恭顺小心翼翼者是敬字之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