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鬪”“鬭”三字有何区别?为什么又简化为斗?

标签:
说文解字中文宝典中文常识范式文字吴山野士 |
分类: 中文探索 |
“鬥”“鬪”“鬭”三字有何区别?为什么又简化为斗?
斗:
《说文解字》:“斗,十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属皆从斗。”。有柄之挹酒器犹人持十升者是斗字之范式。
鬥:
《说文解字》:“鬥,兩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凡鬥之属皆从鬥。”。犹两人持械相对以争执者是鬥字之范式。

《康熙字典》(内府)第3487页:“鬪,《玉篇》:‘俗鬭字’。”。
鬭:
《说文解字》:“鬭,遇也。从鬥、斲声。”。
(鬥:参见四画之六“斗【鬥】”)
《说文解字》:“斤,斫木也。象形。”。犹砍木之用具者是斤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酒器也。(
),或省金。”。犹一种盛酒之礼器者是(
)字之范式。



“鬥”犹两人持械相对以争执者。
“鬪”是“鬭”的俗字。
“鬭”是谓二水本异道而忽相接合为一犹相遇而争竞互击取胜接合为一者。
“鬥”相与比述本义:表示对打。
“鬭”相与比述本义:表示为争胜负高下而对打。
“斗”相与比述本义:表示挹酒器犹人持十升者。
“斗”相与比述衍义:表示量粮食的器具。
“斗”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形容小东西的大。
“斗”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形容大东西的小。
“斗”又由此相与比述衍义:表示互争而欲使之见高下者。
“斗”又由此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比赛胜负,争胜
“斗”又由此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对打
“斗”又由此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拼合,对准,凑近。
所以现代用“斗”作为规范字来使用。而“鬥”、“鬪”、“鬭”则成为了非规范字。只有台湾、香港这种未开化地区还在使用“鬥”、“鬪”、“鬭”这样的非规范字。“鬥”很容易看作“門”。笔画繁复还容易出错,非常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