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书页时,“葉”能代替“页”吗?为什么?

标签:
中文宝典中文常识吴山野士范式文字说文解字 |
分类: 中文探索 |
表示书页时,“葉”能代替“页”吗?为什么?
“葉”是草木枝头所生长木片之薄者犹众口之和同者。
“页”犹人在下诘屈欲长而申举其首者。
本义:小儿露头面。多用于偏旁部首。如:顶、项、顾、顷、顽、颀、颠、频、顿、颓、领、颜、颌、颈、颅、颊、、、、、等等。但凡以页做偏旁,多与小儿露头面有关。
《说文》:“,籥也。”。“”与“葉”同。段玉裁注:“小儿所书写,每一页谓之一葉,今书一纸谓之一页。或作葉,其实当作枼。”。
古之作书在于竹木简牍。竹木简犹薄竹木片。而薄竹木片用“枼”。一般用树“葉”的“葉”来表示。后世以纸张书写。装订成册。一纸谓一“葉”。盖又后出现双面。盖“葉”不足以区分其两面者。而“页”犹人在下诘屈欲长而申举其首者。本义为“小儿露头面”。且“葉”与“页”同音。古有同音通假一说。而“页”更形象地体现了“书页”。一面以后还有,其犹小儿在成长。所以近代皆用“页”来表示“书页”。
相与比述衍义:作量词用。表示旧指单面印刷的一纸,今多指双面印刷的一面。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篇,张(指书、画、纸等)。如:书页、页码、活页文选。
所以用“葉”来替代“页”变成了倒退。已经不适合现代人对书页的理解。
叶:
叶:从口、从十。
(口:参见三画之二“口”)
(十:参见二画之一“十”)
口、十两范式叠加:犹众口之和同者是叶字之范式。(《说文解字》:“协,众之同和也。从劦从十。旪,古文协从日十。叶,或从口。”《玉篇》:“叶,古文協字。”。参见六画之三“协”。)
《说文解字》:“葉,艸木之葉也。从艸、枼声。”。
(艸:参见四画之八“艸”)
(枼:参见九画之二十二“枼”)
艸、枼两范式叠加:草木枝头所生长木片之薄者犹众口之和同者是葉字之范式。

异体字“葉”简化为“叶”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页:
页:从“頁”省。
页:繁体字写作“頁”。
《说文解字》:“頁,头也。从()从儿。古文首如此。”。“
”者,首(
)字也。
《说文解字》:“首(),(
)同。古文(
)也。巛象髪,谓之鬊,鬊卽巛也。”。犹人头之宪象者是首(
)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儿,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在人下,故诘屈。’”小儿头囟未合犹人在人下诘屈未长大之形者是儿字之范式。

()、儿两范式叠加。犹人在下诘屈欲长而申举其首者是頁字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