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时候就有“甘”字了,为什么还要有“甜”字?

标签:
范式文字说文解字吴山野士中文宝典中文常识 |
分类: 中文探索 |
从古时候就有“甘”字了,为什么还要有“甜”字?
“甘”是犹口含一味“道”之腴美者。本义:表示味道好之事物或犹味道好之事物。如: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美好。如: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甘霖。
“甜”是像糖或蜜之滋味犹使舌甘美者。本义:表示像糖或蜜的滋味,喻使人感到舒服的,与“苦”相对。如:甜品、甜食、甜菜、甜瓜、甜美、甜润、甜适、甜爽、甜言蜜语。。
“甘”讲的是事物滋养美好之味者。“甜”讲的是如吃糖或蜜之滋味者。
“甘”相对的范围比较宽泛,“甜”相对的范围比较具体。这是字义细化的一个区别。比如“女”与“妇”。浑言之“女”与“妇”都泛指与男性相对应的一切女性。而析言之“妇”讲的是已婚女性、女讲的是未婚成年女性。(相对父母来说,则不论已婚未婚、成年未成年皆言女)。所以“甘”是“甜”字义细化深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甘:
《说文解字》:“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
《说文解字》:“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犹人所以言所以食之通道门禁者是口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犹惟初太始道所立而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者是一字之范式。

口、“含一”两范式叠加:犹口含一味“道”之腴美者是甘字之范式。

甜:
甜:同“甛”
《说文解字》:“甛,美也。从甘、从舌。舌,知甘者。”。
《说文解字》:“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也。从干、从口。”。
《说文解字》:“干,犯也。从反入,从一。”。
《说文解字》:“入,内也。象从上俱下也。”。
《说文解字》:“丿,右戾也。象左引之形。凡丿之属皆从丿。”。
右戾而象左引之形犹男根之形者是丿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乀,左戾也。从反丿。读与弗同。”。自左而曲於右故其字象自右方引之犹象阴液流出之形者是乀字之范式。

丿、乀两范式叠加。阴乀阳丿沟通犹阳进了阴之内部者是入字之范式。

(一:参见一画“一”)
“反入”、一两范式叠加:犹守于一而入不顺,逆犯上下行事者是干字之范式。

(口:参见三画之二“口”)
干、口两范式叠加:言犯口而岀之、食犯口而入之犹在口中别味辨音以把关言食之通道门禁者是舌字之范式。

(甘:参见五画之一“甘”)
甘、舌两范式叠加:像糖或蜜之滋味犹使舌甘美者是甛字之范式。

繁体字“甛”简化为“甛”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