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2022-10-26 07:11:40)
标签:

范式文字

说文解字

吴山野士

中文宝典

中文常识

分类: 中文探索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说文解字》:“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天体不能正圜犹天体未始者是无字之范式。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无:异体字秦篆写作(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隶变为“無”。

《说文解字》: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亡也。从亡、無声。”。犹凡所失者、所未有者皆如逃亡隐匿者即没有是無字之范式。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体字”简化为“”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统一规范简化。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无”从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天体不能正圜犹天体未始者。一切没有开始所以是无。

“無”是凡所失、所未有、皆如逃亡隐匿即没有者。即先前有的,丢失了这是“無”、应该拥有的而没有拥有是“無”、获得的逃亡隐匿而失去了相当于没有是“無”。

“无”与“無”是同一个表达的两个字。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文源·卷五》上说“无”通“元”、“屈天”。从人、从二。犹擁蔽之使无所见。无所见则谓之“无”矣

“无”字在古代书写中非常容易与“天”、“元”、“”、“”、等字搞混。尤其是甲骨文,还有就是行草书中也容易相混淆。所以就古代一般都用“無”。只有特殊情况下才用“无”。

喜欢望文生义的《甲骨文字典》第1387页把“無”解释为“舞”之本字。真不知道它是怎么猜的。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再看《甲骨文字典》第630页的“舞”字。其谓:象人两手执物而舞之形。为“舞”字初文。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康殷《文字源流浅析》更加搞笑。“無”居然是人手提两匹马再拐带一头猪,说是用以表现有禁咒野兽的魔力的人物——巫。禁咒野兽以使人们猎取、拘捕。概是当时人们的幻想、迷信、浅博为“巫马”之官。掌管医马、、、、、、、在文字中都已简化作、、。

古人是怎么来认识“无”的?
读近代人解字,宛如进入幼稚园听小朋友看图说话各说各话。那想象力绝对精彩。不过看看就好。不足为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