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中文意义之通道出口“匕”之认识。

(2022-08-25 07:18:07)
标签:

说文解字

中文宝典

中文常识

中文系

吴山野士

分类: 中文探索

对中文意义之通道出口“匕”之认识。

匕:

《说文解字》:“匕,相与比述也。从反人。”

从反人,即以“人(

)”为参照。把“人(

)”反过来进行相与比述就是“匕(

)”这个字的宪象。这是一个典型的按照指事法造的字。人与人比较最具差异性的是男女比较。男女比较最大的差异在于女人的正面与男人的反面相似。男女最大的区别又在于性别器官。所以“从反人”的“相与比述”就指向了女性的性别器官。(凡字形中带“匕”字形者皆与生殖有关之“相与比述”。动物字形中带“匕”字形者皆指该动物之雌性动物如:牝、母牛,麀、母鹿。)

从反人之相与比述犹雌性生育出口者是“匕(

)”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匕,亦所以用比取饭。”古人祭祀时以勺取饭。饭是谷物,谷物又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同时取饭进餐又意味着养育。勺取饭时若怀孕有产;是以将勺取名为“匕”。其寓意为生生不息。故而将祭祀时取饭之勺称之为“匕”。取肉之短剑称之为“匕首”。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方食,失匕箸”。此将“勺”命名为“匕”之故。非造字之源。言“匕”为象形。误也。“相与比述”是中文意义的重要来源,上下就是一个简单的“相与比述”。先建立一个参照物。然后与此参照物相比较。也就“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没有参照物进行比较,那么对于信息传播过程中就很容易走偏。也就“饰伪萌生”了。“相与比述”是一种思维模式。当交流沟通发生问题,比如语言不通时,用大家都明白的事物来“相与比述”是传达信息的最有效手段。

如果你有很高深的学问,要传递给学问低的人。那么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学问低的人所明白的事物来“相与比述”高深的学问,从而使他能够有所感受。文字对文盲来说是非常高深的。但如果能够从文盲自身的身体来讲述。就会使他更容易接受与理解。

“匕”指向的是女性生育器官,生命的一个通道出口。而“相与比述”是认识意义的方式。思想的一个通道出口。关键在于“匕”虽指向的是女性生育器官,但更多的是表示“相与比述”这件事。而因为“相与比述”是需要两两相对的,所以被“比”所取代。“匕”在使用中其本义弱化。而通常衍义引申用于“匕勺”、“匕首”。

《说文解字序》:“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指事是通过设定,与设定相与比述就能“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象形是通过固定,与固定相与比述就能明白变化之形。

形声是通过举例,与所例相与比述就能明白其想表达的是什么。

会意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撝,通过与合适相类之相与比述,就能把细微的差别区分开来以被认识。

转注是将同类之间进行相与比述,通过同意相受而认识表达的内涵。

假借是通过对依声托事构成的相与比述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涵。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文字典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也”字。《说文解字注》:“(也)女阴也。此篆女阴是本义。叚借为语词。本无可疑者。而浅人妄疑之。许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不容以少见多怪之心测之也。从乁。象形。乁亦声。按小徐有乁声二字。无从乁二字。依例则当云从乁。故又补三字。从乁者、流也。乁亦声。”。犹女阴来月经阴液流出之形者是也字之范式。

女人来月经意味着可以生育的时机来了。女阴又称作“匕(比)”。将“也”字放在语句后面,便是一个比较的提示。“相与比述”产生了意义的导向。

中文的意义一般都来自“相与比述”。所以“也”字便成为字界的网红。字后加也,皆提示与之相与比述。相与比述而意有所领会。故谓之“会意”。“会意”不是凭空想象便神领意会。而是通过一个“宪象”(范式)作参照进行相与比述而获得领会的意思。内涵有“宪象”(范式)作参照,所以就会获得相对稳定共同可以领会的意义。

从反人之“相与比述”指向身体的通道出口。而来自宪象范式之“相与比述”指向的是字义的通道出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