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宝典说明三、范式之方式假借

标签:
假借范式文字中文宝典吴山野士六书 |
分类: 中文探索 |
中文宝典说明
三、范式之方式。
假借:
《说文解字》:“令,发号也。从亼、卪。”。
(亼:参见三画之五“亼”)
(卪:参见三画之四“卪”)
“亼、卪”两范式叠加:犹以互相交接之瑞信发号以集人者是令字之范式。
长:从“長”省。
长:繁体字写作“長”。
《说文解字》:“長,久远也。从兀、从匕。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亾声。(
)者,倒亾也。”注:“臣铉等曰:倒亡,不亡也。长久之义也。”。
(兀:参见三画之五“兀”)
(匕:参见二画之二“匕”)
(亡:参见三画之三“亡”)“倒亡”者,“亡”而见踪迹者也。
“兀、匕、(倒亡)”三范式叠加:犹相与比述人之高又增高若人高之跑路之踪迹者是長字之范式。
以互相交接之瑞信发号集人是一个事件进行式,假借声音来提示事件的进行式所蕴含内容的字是假借字。
人身体长高是一个事件的进行式,假借用声音来提示事件的进行式所蕴含的内容。表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的某种导向。假借字就如数字。两个苹果、两个工具。“两”表达的是数量,至于物品只是事例。世界上很难找到数这个具体事物的。所以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甲骨文字典》:认为《说文解字》形不确。这是因为《甲骨文字典》作者不懂中文是范式文字的缘故。以形而论故有差错。《甲骨文字典》所举字例与《说文解字》所举字例其实范式是相同的,只是《说文解字》所举字例的范式多一个“匕”。在古文组字中,增减次要范式部件是常有的事。我们现在的简化字就是通过省减或递减次要范式,省减笔画而来。
甲骨文本身就有不同写法,也就是说有不同的范式。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的是范式。大篆变为小篆。又隶变楷化简化成为我们现代的文字。其中统一的脉络就是范式。形已经变化很多了。以形来论中文是违背中文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