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舞及身韵简介

(2016-04-30 22:22:41)
标签:

杂谈

分类: 舞蹈月湾

第一节 舞蹈基训——身韵元素

中国古典舞蹈和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不是同义词。中国古典舞蹈是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外国芭蕾舞逐步总结,归纳而创立的。 

本章的教学从单一的地面元素性的身韵发展到较有表现力的站立舞姿和短句,然后再到表演性的组合练习和成品舞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揣摩单一舞蹈元素与神韵的微妙关系。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学习的根本,因而在学生学懂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通"而"化"。 

1.身韵的基本术语与概念 

    在进行古典舞身韵教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身韵的常用专业术语加以掌握和了解。所谓专业术语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不可缺少的用语和词汇,也是传授动作所必须使用的方法。 

基本术语:基本站式与部位、基本手型、基本手位、基本手位造型; 

2.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要求"神形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也就是一切动作要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身韵的动律元素是由心意带动呼吸,而又由呼吸去支配腰部而体现的。这一规律贯穿在所有古典舞的动作中,可以说是初步掌握了身韵"形、神、劲、律"走向统一的诀窍。 

坐盘的基本形态;"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 

3.身韵的手臂动作与基本步伐 

    中国古典舞中的基本动作,其实都是有若干个更基本的连接动作所构成。忽视了这些最基本的手臂动作,往往使动作在完成时失去细腻的过程和饱满的韵律感。古典舞中主张用动作来带出步伐的韵律,努力寻找古典舞上肢动作与脚下步伐的最佳结合点。 

手臂动作:盘手、穿手、晃手、摇臂、大刀花; 

基本步伐:扣步、十字步、拖步、滑步、行步、花帮步、慢步等; 

4.身韵的典型动作 

典型动作以不是某一局部的动律或姿态,而是要具有很灵活的身法、饱满的内涵、良好的控制力和重心、丰富多变的节奏感,以及大幅度的柔韧性才能掌握的,因此需要进行由浅入深地专门训练。身韵的典型动作有云肩穿腰、云手系列、燕子穿林、青龙探爪、风火轮等;

1、(提、沉、冲、靠、含、腆、仰)

教学课题:舞蹈基训——身韵元素(提、沉、冲、靠、含、腆、仰)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舞蹈基身韵元素(提、沉、冲、靠、含、腆、仰)的学习,培养学生“形”的特征和“神”的体现,要初步掌腰在躯体动作中起主导和枢纽作用;这些元素是由心意带动呼吸,又由呼吸去支配腰体现的。

教学重点:明确“坐”位中以腰为轴的动律。

教学难点:由心意带动呼吸,呼吸支配腰部动作的体现

训练方式:  中国舞训练,这堂课主要向学员讲解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 “沉” “冲”“靠”“腆”“含” “仰”。这七种元素分别要让学员了解掌握。逐一向学员讲解做“提”时,身上的感觉。做“沉”时,身上的感觉。做“含” 时,身上的感觉。做“仰”时,身上的感觉。

教学内容:

1、 舞蹈中身韵的训练要求

2、 舞蹈中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

3、 舞蹈中动作元素的基本连接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新课

导入:身法和韵律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古典舞身韵的形成,是从元素中提炼入手的。通过身韵的训练使学生懂得并能自觉地掌握“以身领形,以形传神”的本领。

1、 舞蹈身韵训练

身韵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舞蹈,

1)这些动作元素的练习,如同基本功中把杆动作一样,需要反复练习,经常练习。而且练习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坐的练习基础上,站立起立和各种脚的位置结合练。

a古典舞常用脚位

(1)正步

 做法:身对1点,两脚靠拢,脚尖对1点,重心在两脚上。

(2)小八字步

 做法:身对1点,两脚跟靠拢,左脚尖对8点,右脚尖对2点,重心在两脚上。

(3)大八字步

 做法:同小八字步,只是两脚跟相距一脚远。

(4)丁字步

 做法:以右脚为例,身向2点,左脚跟对准右绞心窝处,左脚尖对准8点,右脚尖对准2点,重心在两脚上,眼视1、8点之间。

(5)踏步

 做法:以右脚为例,在右丁字步的位置上,左脚向2点平移约一脚远,左膝直,右膝稍弯,脚跟离地,两膝内侧相靠,重心在前,眼视1、8点之间。

(6)大踏步

 做法:在踏步位置上,左脚继续向2点平行移动,并半蹲,右腿直伸向6点,重心在左腿上。

(7)弓箭步

 做法:分向前、向左、向右的弓箭步。都是重心在两脚上,迈出脚的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垂直于地面,另一腿绷直,臀向前顶。

(8)虚步

 做法:分向前、向旁、向后的虚步。在丁字步的位置上,左脚(或右脚)向前、旁、后经擦地,最大限度的脚尖点地。重心在右(或左)脚上。

b古典舞手位

(1)山膀位

 做法:虎口掌(或兰花掌)。两臂平抬与身旁略低于肩。臂要圆,要有四人搂抱一棵大树的感觉。掌心向外,用力架住,指尖带劲。

(2)提襟位

 以双提襟为例。虚拳,双臂弧形提于胯旁,拳眼对准髋关节、离髋关节一拳远,手腕微向外压。

(3)按掌位

 做法:以兰花掌为例,臂弧形按于胸窝处,离身体约一拳半远,手心对斜前下方。

(4)托掌位

 做法:手臂弧线形,手心向额前上方托起。

(5)双扬掌位

 做法:双手经分掌,两臂伸直至头两侧斜上方,手心相对。

(6)斜托掌位

 做法:右手扬掌位,左手低于山膀位,手心向上,两臂成一斜线。

(7)顺风旗

 做法:一手托掌位,一手山膀位

2)、要注意节奏,音乐的多样变化。

(1)连贯性:气息延伸感

(2)顿挫性:元素的“点”的处理

(3)长短性:速度的变化,眼睛的“聚、放、收、延” 

http://s1/large/006ptYHVgy71k7Q4xJ630

  

http://s1/large/006ptYHVgy71k7LQp1wb2

  

http://s1/large/006ptYHVgy71k7LXFzsf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