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儿童人格障碍

(2018-10-21 21:34:01)
标签:

健康

教育

育儿

【龙格导读】

·现在,中国儿童人格障碍的比例明显偏高,导致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他人

【心理概念】

·人格(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特异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人格障碍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

何为儿童人格障碍

·儿童人格障碍是指儿童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病理人格改变,或者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心理疾病。儿童障碍导致儿童不能正常地适应社会生活,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但其思维和智能方面并无异常,意识清晰。由于患者严重的人格偏离,缺乏自制自控能力,无法正确判断和控制自己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责任,经常会作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这种病理性缺陷是持久的、顽固的,多数延续到成年阶段,甚至终生不能改变。

·心理专家认为,儿童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后天的教育成长环境。亲近自然是孩子的最爱,孩子只有在近乎自然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如果给稚嫩的肩膀过多的负载,忽视他们的成长需求,即使如此天真烂漫的孩子,也有可能产生人格障碍。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孩子也是许许多多家庭的中心。很多父母都知道疼爱孩子,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关注着孩子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但很少过问孩子精神的和心理的活动。

【调查结果】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发现五年级某学生有人格障碍后,感觉事态严重,就请国家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健康抽查。心理咨询师抽查了3个年级的50名学生,发现了10个学生拥有轻重不同的人格障碍,有的已患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

·广东省广州市的一项不全面调查表明,有人格障碍的儿童比例在逐年上升,严重者多已超越人格障碍形成了各种心理疾病,如严重失眠、忧郁、紧张、厌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幻觉、精神失常。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城市的儿童约有17%20%存在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包括考试综合症、社交恐怖症、人格障碍等。

【典型个案】

案例1女学生莉莉(化名)长得聪明伶俐12看见她的人都无法相信竟然从一到五年级都有小偷小摸行为,且每次偷盗后,表现出得意洋洋的样子。老师几乎被莉莉气死,无论怎么严厉地批评她,她都表现得非常开心,毫无羞耻感。另外,莉莉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很少静下来听课5分钟,学习成绩非常差。孩子的智力正常,但接受能力却时强时弱,有时老师一点就通,有时怎么教也不懂。

案例2区某小学五年级教数学的老师整日提心吊胆,怕有人袭击她。原来是班上一个11岁的成绩优秀学生多次给她投“恐吓信”,扬言要杀死她。他之所以对老师“恨之入骨”,只因老师上课不提问他,觉得受到冷遇,要杀师泄愤。在给老师写恐吓信的同时,他还以母亲的名义给老师写信,要老师多关心“她”的孩子,其手法之成熟,完全看不出来一个小学生所为学校即刻请心理咨询师给孩子做了心理检查,发现这个小男生由于一时的表现欲未得到满足,心理受挫,得了暂时的人格障碍。

案例3小学6年级女生成绩不错,其父母对她要求很高,希望她能考取市属重点中学。也很好强,学习非常用功后来发觉自己莫名的烦恼越来越多她老是怕自己的作业本上会出现“反动标语”,交作业前总是把本子里里外外都检查好几遍,甚至本子交上去后又担心是不是没写完作业,坐立不安,嘴里老是唠叨着这些事。

案例4某小学五年级一男生,老师让他去锁电脑房门,他竟把电脑上所有软件都删掉了当查出是他立刻承认错误,表示一定改正。生平时总是想表现自己,但几乎每次都是以“出位”让老师伤心,老师一批评他,他即刻就认错,但一转头就犯错,学习也越来越差。各课老师都被他伤透了脑筋。

【专家观点】

·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社会。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你懂孩子的心吗?

·近年来有人格障碍的儿童不断增多,这主要与家长、学校和社会所营造的成长环境有关。形成人格障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先天的生物基础,即染色体有异常的情况;一是后天的成长环境。外部环境影响是形成儿童人格障碍的重要“病因”。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成长环境吧。莆田市荔城区龙格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孟陶说,哪怕他TA仅是个两岁的“小不点”,也已具有丰富的心理感受能力了。

·案例2的孩子,性格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表现出冷酷、缺乏同情心。从她的行为看,还缺乏自尊心、内省力、自我克制能力,具有典型的病态人格和儿童多动症。这种病态人格是儿童人格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没有社会责任心、社会道德观,对人缺乏同情心,自我控制能力差,对过错屡教不改。

·案例4小男生患了较为严重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这类儿童喜欢破坏家庭设施和学校社会公物,而且故意不听话来“显示”自己的反叛性。一些缺乏母爱或父爱的不幸家庭,多出现这样的孩子,像这个小孩,母亲一生下他就和别的男人跑了,父亲常年酗酒,他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一些亲戚经常瞧不起他,甚至当着他的面喊他“野杂种”。爷爷奶奶也说他常撒谎,听不进大人的话。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将来极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儿童人格障碍常见的有分裂型、反社会型、抑郁型。分裂型者经常发生幻觉和妄想,思想、感情和行为不协调。如别人关门的声音稍大,就认为是生自己的气;大家都想去看电影,自己也想去,却偏摆出一副不屑的样子。有的小孩还老是认为周围的人在说自己坏话,没有可信任的人反社会型儿童攻击性很强,喜欢破坏家庭设施和学校社会公物忧郁型的则敏感多疑,郁郁寡欢,自我评价非常低。

·其实,小孩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自我的人格塑造,在呈现出自身的人格特点的同时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逐渐适应外部的成长环境。染色体有异常的儿童,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下,在5-12岁之间极易出现人格障碍,即会产生病态人格、癔症、抑郁、精神分裂等特征。

·现在小孩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父母百般疼爱,生活上呵护备至,甚至百依百顺,使他们从小形成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但上学后,面对学校、老师严厉要求,家长和老师都要求在学习上要优秀,同时还要同学间的竞争激烈。在巨大压力下,极容易形成人格障碍。

·现在社会在无形中营造了容易产生人格障碍的环境。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家长攀比心强,爱面子,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的成绩好,就在人前大肆夸耀,孩子稍出了点差错,就当众数落这些做法对孩子心灵是一种严重伤害。

·要消除儿童人格障碍,资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孟陶指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人格障碍的特效方法,对于有人格障碍的孩子,唯一的“特效药”是爱心和耐心。从生理角度而言,在孩子五六岁时,可到医院做人格测定及遗传学检查,看看染色体有无异常情况,提早预防。

·老师也应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及时了解孩子们出现的的心理异常。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轻松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做心理辅导。家长更要防患于未然,从小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肯定小孩的每一点进步。孩子犯错时,少一点批评,多些平心静气的指导。要鼓励他们多参与一些体育、旅游、社交活动,以活跃身心,培养健全的人格。

·莆田市荔城区龙格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孟陶建议:1.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提供个案心理辅导工作;2.家长应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3.家长要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4.面对儿童人格障碍,可通过行为训练等方法进行矫正。

【心理病因】

·遗传因素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mbroso曾对众多罪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亦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心理因素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心理创伤,对人格的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