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角:诗意栖居的天涯诗岛

(2020-04-21 20:57:47)
标签:

当代诗坛

海峡诗刊

情感

时尚

文化

分类: 张弓读书杂记散文随笔


                                                           澳角:诗意栖居的天涯诗岛
                                                                      ——简评诗文集《澳角的海》
                                                                                           文/张弓

澳角:诗意栖居的天涯诗岛

                                                                                           
        庚子年清明节,朋友邀我去漳州市东山县游玩。这是一次随意的旅行,东山县的朋友,带我去海边看涨潮、谷文昌纪念园参观、海上钓鱼、澳角渔村观赏海景……一路游览的照片,随手发微信朋友圈,诗人陈功看到我在澳角拍的照片,留言说:澳角一村十几个诗人。他还把澳角诗人许海钦的联系方式发给我。我试着打通许海钦的电话,对方热情邀请我去澳角。我带着一份好奇心,决定第二天上午去澳角拜访诗人许海钦,探访渔港澳角缘何一村十几个诗人?
        早上九点,朋友开车送我去澳角村。澳角村在东山县的东南方向。我乘车到澳角,诗人许海钦外出办事,委托诗人沈舜欣出来迎接。他带我去参观海产品加工厂,又去他家泡茶,一边品茶,一边拜读由诗人许海钦主编的《东山诗人》《澳角的海》,我看着诗集中那些熟习的、陌生的诗人名字,一个厚重而诗意的渔村,呈现在我的眼前。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欣赏澳角,澳角村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前后有两个半月形的沙滩,构成一个"X"形的海湾,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这两个沙滩有一个奇异特点:春夏来临时,东南季风劲吹,南边的海滩涛声阵阵,北边的沙滩却温柔平静。秋冬时节东北季风盛行,南边的海域,清静恬然,而北边的海域则巨浪奔涌,形成巨大反差。两道金色的沙滩绵延漫长,渔港迂回曲折,岛礁星罗棋布,礁石错落,姿态万千,海滩、山峦绿树覆盖。登上大肉山,极目远眺,势无际涯的湛蓝大海尽收眼底,天光云影,海天一色。许海钦介绍说,毎年都有全国各地的诗歌团体,慕名到澳角搞诗歌创作活动。无疑,澳角村最适宜诗人面朝大海,诗兴大发、灵感迸飞的绝佳之地。
澳角:诗意栖居的天涯诗岛


        从宜居角度欣赏澳角,澳角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三面环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全村共有868户3729人,陆地面积13300亩,其中耕地面积380亩,山林面积5050亩,海岸线长10公里,是一个集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三位一体的渔村。这里可以品尝到最新鲜、美味的海鲜佳肴。
        从诗歌的角度欣赏澳角,隐藏在澳角村的自然、人文景观背后,是惊涛骇浪的生死搏斗,是面朝大海的生离死别,是人与自然的默契相交……相互交织、融和,在时光的洗礼中沉淀,形成澳角诗人独特的渔港诗歌。正如诗人林茶居在《东山诗人》序言所述:东山是个海岛。岛县,岛民,岛文化,海岛人与生俱来的岛性、岛情、岛语。所谓“太初有言”,此“言”包含了“岛之言”、“海之言”,它直接作用于岛上之人的感官、生活和情感。所以,这样一些词群很自然地成为诗歌中的意象群:海,波浪,沙滩,鱼,遨游,彼岸,缆绳,网,桅杆,鸥鸟,礁石,船……作为东山的澳角天涯,一个三千多人的小渔村,拥有十几位诗人,人们以什么样的姿态,诗意地栖居在东南沿海的天涯诗岛?
        《澳角的海》这部诗文集,从许海钦创作的长诗《澳角的海》开篇。这首长诗是许海钦用诗歌的方式,再现澳角的政治、人文、经济、历史的史诗。从澳角的荣辱兴衰中,找到一个拥有十几个姓氏的澳角人,为生存拼搏,为改变命运不懈努力,为振兴发展艰苦卓绝,诗歌记载了数百年澳角的风云变幻,诗歌写岛屿,岛屿成就诗歌。我欣赏这首长诗的宏大、精湛,想象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许海钦,是什么精神支撑他的脊梁,让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纵横交替的事件中,用诗意的词句,彰显澳角的悠远与深刻?!
澳角:诗意栖居的天涯诗岛

        澳角——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渔村,吸引着无数诗人留连忘返,在“八面来风”中,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游览澳角、写澳角的诗歌。
        已故著名诗人蔡其矫《海峡的风》,他从海峡的风中,听见相思树在呼唤;从无处投递的绝命书,表达“泪滴之外的欢笑”,“热情的风/吹抚海峡每一波浪”;诗人吕德安的《澳角的夜和女人》,澳角渔村“它的地形就像渔夫的脚板/扇子似的浸在水里/当海上吹来一件缀满星云的黑衣衫/澳角,这个小小的夜降落了”人们可以从这样的夜幕中,看到几盏渔火、几声啼哭,感受到最幸福、美妙的时刻;诗人雪克的《想起高尔基》,从澳角的海燕,联想到高尔基的暴风雨的猛烈,用幽默、调侃的诗意,抒写澳角的诗意之美;香港诗人秀实的一组短诗《说文解字:东山岛澳角村》,从不同角度,写澳角的人文之美;从诗人安琪的《澳角十六节》,她似乎要证明路的尽头就是海,海的尽头是澳角,所以澳角又称为天涯澳角;哈雷、陈江涛、黄春龙、蔡文龙、程增寿、顾北、王柏霜、道辉、康城、黄国清、张朝晖、许建鸿……等诗人,足踩澳角,写下一首首关于澳角与大海的诗篇。
        “澳角民歌”是《澳角的海》这部诗文集最为浓重的笔墨。收入了十五位土生土长的澳角诗人的作品。许海钦的抒情诗《苇船》,从《诗经》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中走进一个诗人灵魂中的“下坠的宿命”。他的《父亲》形象而生动呈现了诗人心中的“父亲”:“我从你的眼眸深处,读出/你的焦渴与期待”都说父爱如山,有着山的厚重与沉稳,许海钦诗中的父爱,更象是海的深沉与蔚然。许海钦的诗,几乎与大海患难与共、同呼吸。因为生活在海边,捕捞为生,直至成为海产品深加工、出口创汇企业的董事长,他用写诗的笔签发文件,在诗歌与海洋之间,既有生存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又通过诗歌艺术呈现渔港的精神风韵。他对海洋的情感,对人生的态度,可以从他的诗歌意象中找到答案。只有对这个海洋爱得深沉,才会有大海般的胸襟与博爱,许海钦正因有了这份深沉与博爱,他的诗歌洋溢着海的赤诚与真情。
        70后诗人林华光的《你在春天里》热情歌颂一心为民的谷文昌,为治理东山沙尘暴,发出“不治理住沙患,就让风沙把我埋在这里”的豪言壮语,遍布东山岛的木麻黄,让东山岛为战胜沙尘暴看到了希望。诗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谷文昌的礼赞。
        同样是70后诗人的沈舜欣,据说,他是澳角诗群中文化程度最高的诗人——初中毕业,他的《一个澳角人的散记》,用详实的事例,记录:“中国第一诗歌村”。他白天忙于生计,深夜人静之时,才是他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读书、写诗。似乎时间都被他分为不同的属性,白天是物质的,黑夜是精神的。这光与暗,自我对立的两面,统一在诗人沈舜欣的身上,就有了《她在酝酿芳香》中现实主义的诗歌形式:“……剩下的和开始的/就像她慢慢接近一坛酒/就像她相信每个人都在酝酿芳香”。
        女诗人沈美惜的《又到写诗的时候》,一吟三叹,从日出到落日,从思绪到灵感,从神经到思想,寻觅不同的词,再现“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写作状态。
        90后诗人徐一民《澳角的海,来了一个美丽的精灵》,这组诗的灵感来源于王森田教授在澳角海滩上的舞蹈照片,当舞者的脚丫与海滩相遇,就会“有一首诗在呼唤着一个美丽的女人”海滩上的舞姿与诗人的灵感,不期而遇,“从此之后,你的红衣裳 /如同红珊瑚一般/在澳角滩,依稀可见”舞蹈之美与诗歌艺术,融会贯通,浪漫与情怀,相得益彰。
        沈福加是40后诗人,他的《海岛之春》饱含着一颗年轻的心,飘逸着海岛之春的浪漫……
        还有许多澳角诗人的作品,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他们的诗歌,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生活在澳角,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海洋与岛屿,形成衬托澳角渔村的一道诗歌海岸线,蔚为壮观!
澳角:诗意栖居的天涯诗岛

        澳角是一个神奇的岛屿、美丽的渔村。当人们迎着朝霞,走向沙滩;当人们扬起风帆,驶向大海……当波浪冲击着礁石,当潮汐起起伏伏,澳角人为生计向大海讨生活,但是他们又不仅仅为满足生活,而知足。一代一代的澳角人,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们却用另一种姿态,表现澳角的人文精神——诗歌写作。是偶然?还是必然?渔村很多,依靠大海讨生活的渔民很多,但是,能够持续不断涌现诗人的渔港,唯有澳角!难怪有人说澳角是“中国诗歌第一村”!
       当“粤东诗民间”来澳角过“漳州新年诗会”;当香港诗人秀实先生、辽宁诗人宫白云、福建“反克诗派”的诗人、广东著名诗人雪克等,以“澳角”为中心题材的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纷至沓来;当蔡其矫、许怀中、吕德安、舒婷、杨牧、凌力、韩蔼丽等著名诗人、作家,在澳角留下足迹;澳角——一个小小的渔村,热闹起来了!澳角!澳角!一个诗意栖居的天涯诗岛,就这样存在于东南沿海的渔港!
 

张弓,男,1963年生人,福建连城人,当过兵,种过地,做过记者,经过商,现居福州。网刊《海峡诗刊》主编。写诗、评诗、批诗。其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在《诗刊》《中国诗人》《福建文学》《山东诗人》《福建日报》《浙江作家》《福建文艺评论》《闽西日报》《辽宁诗界》《长河》文学季刊等全国报刊发表,诗歌评论获主题征文银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