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记录表(蒋莹)(2018.3)
(2018-09-25 13:46:16)分类: 过程性材料 |
幼 儿 观 察 记 录 表
观察对象 |
朱朱 |
对象年龄 |
4岁 |
观察者 |
蒋莹 |
观察时间 |
2018.3.19 |
观察地点 |
|
||
观察目的 |
|
||
观察内容 |
|
||
行 为 描 述 |
|
||
行 为 解 读 |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了
|
观察对象 |
桐桐 |
对象年龄 |
4岁 7 月 |
观察者 |
蒋莹 |
观察时间 |
2018.3.7 |
观察地点 |
|
||
观察目的 |
|
||
观察内容 |
|
||
行 为 描 述 |
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用陶泥搓泥球进行创作。桐桐拿了一大块泥,她一会儿搓了三个泥球,串在吸管上,变出了糖葫芦;一会儿用两个大小不一的泥球捏在一起变出了一只小鸡;一会儿又用许多泥球变出了一条毛毛虫。她边捏泥,嘴里还边在说着自己编的故事:“毛毛虫看到了糖葫芦可开心了。它好想吃葫芦,就急急忙忙地爬过去,这时,来了一只小鸡,把毛毛虫啊呜一口给吃掉了。” 整个活动,桐桐都是边做边讲,她根据自己的作品编出了好几个小故事。我及时进行了肯定与表扬,并鼓励其他小朋友要向桐桐学习,用小泥球变出更多有趣的作品来。孩子们在桐桐的带领下,有的捏出了饼干,有的捏出了金鱼,还有的捏出了花…… |
||
行 为 解 读 |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游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给予机会让他们去想象泥球可以变出什么来,并没有进行泥塑基础知识的讲解,比如如何搓泥球、如何组合泥球造型,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制作泥球,并进行创作。 正是没有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束缚。桐桐可以自由地想象创作了。可见,桐桐是个有想法,能力强的幼儿。她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及时表达出来。对于这种有创新意识的幼儿,我们老师更多的是关注,提供机会,并对于她的创意进行肯定与赞赏,让孩子觉得自豪,从而能在同伴中起好带头作用,给同伴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也能激发她更浓厚的创作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