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芳草悠悠54:房东嫂子的委屈

(2021-06-01 14:33:15)
标签:

草原生活

房东家大哥的婚事

农家过日子

 过去在城里,家里来了人,我们小孩子礼貌地打个招呼后会马上走开,从不听大人讲些什么,现在,全家活动空间只一铺炕那么大,不管你想不想听,所有的话都一股脑灌进耳朵里。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李大娘却将家中矛盾、心中不快说给爸妈,她从不回避我们姐弟。

不只是老两口来说,李大哥也会自己讲,他有文化,知道的事多,与爸妈聊得来。他讲乡下的传统习俗,一些陋习他也看不惯,可没法儿,爹妈宠他,对他寄予极大希望,这让他背上了沉重负担,他已成人,自有主见,可爹妈不听他,不懂他,他只能将苦闷深埋心底,我们家搬来,让他有了诉说机会。

他向爸妈讲起读书时的一段往事:同班一女同学向他示好,他也喜欢她,女生学习好,家境好,长相不错,两人暗自确立了恋爱关系,只是毕业前夕,在去向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女生要环山留在杜尔基,环山也愿意留下,可回家问父母,老李头气得发疯,寻死觅活的坚决不同意,还说,如果那女子真好,就把她娶到咱屯儿来,那女同学当然不会来这偏僻小村子,无奈,两人只得分手,环山苦恼不已,回乡再找对象,怎么也提不起精神,还是那句话,找对象,爹妈喜欢就行,他自己,无所谓。

知道了李大哥的婚姻过程,爸妈同情他。其实,我们姐妹与嫂子每天在灶间相遇,烧火做饭,房东家人进进出出,我也发现些异样。

李大哥干活回来,进了门,会礼貌地冲我们笑笑,随便聊上几句,说说天气,唠唠农活,然后进屋歇息,对旁边忙碌做饭的媳妇却一句话也没有,从她身边走过,面无表情,就像没这个人似的,而此时,敏感的嫂子脸色阴沉,看着环山的背影皱眉无语,深深叹息。

不知是不是因为对媳妇没有感情,李大哥对自己亲闺女感情也淡,孩子已好几个月了,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就直呼“丫头”,我没见他抱过孩子,亲吻过孩子,好像媳妇怀里那个瘦小生命与他无关,那样子似在告诉父母,你们要当爷爷奶奶,要传宗接代,孩子给你们生了,当然,他知道自己还没完成任务,必须再生,生男孩。

一心想离开乡村的李环山没能如愿,还在余家屯结婚生了孩子,远走高飞的愿望更加渺茫,村里年轻人对环山回乡多有微词,一块儿干活,常有人用小疙瘩话挤兑他,惹得他不愿意与那些庄稼汉一起劳动,读了书还不是一样种地,真正干起活来还不如人家,可要养家糊口,就必须下地挣工分。为了不受刺激,他主动向队里提出夜间放马,这样可以避开人群,晚上出工,白天歇息,与谁都不相干,虽然昼夜颠倒蚊虫叮咬,有着另番苦累,但图个清净。每天傍晚,李大哥身着雨衣雨裤全副武装骑马出发,早晨赶着马群疲惫归来,夏季草原温差大,露水多,全身总是湿漉漉的。风吹雨淋,草原洗礼,先前那个白面书生已不见踪影,他回家倒头便睡,醒来就吃,闷闷不乐,一声不响。

李大娘曾透露,我们能来她家住,是儿子向生产队提出的,环山愿意与文化人交往,听说这批插队干部是大学老师,他可高兴了,开始队里不同意,考虑到李家祖孙三代人口多,住房本来就不宽绰,可架不住环山左说右磨,结果还是将我们一家分配来了,之前爸妈也纳闷过,村里比老李家条件好的人家不少,怎么就来李家了?原来是李大哥太苦闷了,他想有个能理解他的人说说心里话,他真的向爸妈吐露心声,诉说苦恼,似乎说出来就舒服了。当然,常来常往,唠嗑内容很丰富,李大哥是个热心人,对我们全家帮助很大,爸妈对他印象很好。

嫂子不傻,环山全家每个人对她的态度都一清二楚,环山从没拿正眼瞧过自己,就是生了孩子也待搭不理,对孩子漠不关心,最可气的是除了必须说的话外,从未向自己说过知心话,他不待见自己,就连大肚子坐月子这种女人最难受的时候也不闻不问,这使她伤心。不知是心情不好影响的,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孩子早产了,份量轻,没有奶水。因为生的是女孩,公婆不高兴,婆婆对自己不阴不阳,大长脸吊吊着,怎么做她都不满意,大妹老档子也看她不顺眼,碰点小事就与她吵,敢与她当面叫号,你也不照照你那模样,根本配不上我哥!这小姑子厉害,说话直截了当,很伤她心;李家只有公公和挡柱子对她好,可这两个人在这个家最不重要了,老李头一天三个饱两个倒,只要给口饭吃就行,给口酒喝更好,公公对自己倒是百分百的满意,特别爱说话,那个热情劲让她不舒服,该热情的不热情,不该热情的太热情;挡柱子倒是个没心没肺的主儿,对自己不挑剔,一天到晚笑嘻嘻,嫂子长嫂子短地叫着,给点小便宜就乐得合不拢嘴,可只是这个小姑子对自己好有什么用!

西屋插队干部家成了李家诉说不快的场所,李大爷、李大娘、李大哥分别来说,嫂子也来说,实在憋不住了,趁烧火做饭的机会还悄悄向我诉苦,贴在我耳边说自己每天忙里忙外,费力不讨好,心里很委屈,可我只能听着,也不知怎么安慰她。

按照习俗,娶进门的媳妇要承担起全部家务,要起早贪晚做全家人的饭,要喂猪喂鸡打扫院子,要给自己男人和公婆做鞋做衣服,嫂子也承担了这个任务,只是,与其他人家的媳妇比起来,嫂子手脚笨拙干活慢,她爱睡懒觉,经常忘了喂猪喂鸡,等猪饿得嗷嗷直叫跑来撞门了,她才舀点泔水对付一下,结果她养的猪长得精瘦赖皮;她眼里没活,院子脏了看不见,或随便划拉几下,衣服脏了不愿洗,孩子也养得脏兮兮的,她生了孩子发福明显,虽然只有十九岁,但看上去,那懒洋洋的样儿和胖乎乎的身材却像个老年妇女,与精力旺盛、爱干净的李大哥站在一起,怎么看也不像是两口子。

虽然李家内部有点小矛盾,但祖孙三代七口还是挺热闹的,特别是那小孙女的咿咿呀呀,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

我们刚来那会儿,李家小孙女刚刚满月,第一次见她吓我一跳,黑黑的头发下是一张长有绒毛的小脸,极瘦,胳膊腿很细,像只小猫咪,嫂子虽然很胖,却一点奶水也没有,喂的是小米面糊糊,乡下用的锅太大,给婴儿做吃的,只能用饭勺在明火上直接烧,烟熏火燎,边烧边搅,饭勺熏得黑乎乎,喂孩子没有奶瓶,连个小调羹也没有,用的是小薄木片,大人在碗里刮点面糊糊送到婴儿嘴边,饥饿的婴儿急切地晃脑袋寻找,使劲往嘴里吮吸,那样子费劲极了。她那么小,开始我还不敢抱她,后来熟悉了,才敢小心翼翼地将她搂在怀里,女婴很轻,软软的,贴着你,恋着你,让你对她产生无限的怜惜,还有深深的担忧。余家屯地处广袤无垠的科尔沁草原,土地肥沃,牧草遍野,牛羊成群,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与牛奶羊奶无缘,没有奶水的婴儿只能以这种粗放的方式来喂养,令人疑惑不解。李大娘告诉说,过去这里家家户户有牛有羊,牛奶多得是,后来不知怎的,老百姓养牛羊变成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了。

女婴使劲吮吸面糊糊的场景深深印刻在脑子里,我曾担心小女孩的生命,烧得黑不溜秋的面糊糊能将她养活吗?几个月后,孩子奇迹般地长了起来,头发黑黑,小脸红红,虽然眼睛不大随了妈,但明亮有神,还发出甜美稚嫩的咿呀声,小女孩的生命力可真强!这也让我对草原上的小米面糊糊有了全新认识,就像杨队长所说,咱这嘎达的小米营养价值可高了。

在余家屯住久了,对房东一家越来越熟悉,读了书的李大哥想远走高飞寻找幸福,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想把他牢牢拴在身边结婚生子过日子,与嫂子接触多了,我又同情起嫂子来,她年纪轻轻嫁过来,做饭洗衣忙家务,为李家生养孩子,李大哥那样对她也不公平。还有,我觉得李大哥迟迟不给亲闺女起名不应该,别人家孩子生出来,没有大名还有小名呢,我曾问过他:“怎么还不给孩子起个名?”李大哥总是说,没想好,还没定下来。

两年后,我们搬离李家,小女孩还是没名字。令李家人高兴的是,嫂子很争气,第二胎生了个男孩,立即取名大宝,他是全家人的大宝贝,这一回,李大爷的腰板比先前直溜多了,见人会停下脚步,脑袋瓜子一歪、眼皮子一挑说,我大孙子可能吃了,村民明知嫂子还是没奶,故意问“吃的啥?”老李头鼻子一努、眼睛一瞪,走了,没奶,还不是喂小米面糊糊。

在余家屯,家家户户无隐私,没秘密。

嫂子生了男孩,月子还未满,公社下来一个招工指标,是去县里当电影放映员,李大哥报名得到批准,他急不可待,高兴坏了,背起扣个大脸盆的行李卷就走了,这一次,爹妈没拦他,媳妇有了,孙子孙女都有了,家就在余家屯,他环山翅膀再硬也飞不到哪去!难过的是嫂子,她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公婆一大家子人,她不想过那样的日子,可她没办法。

几年后,我们搬离余家屯,已经到处跑跳的李家小女孩还是叫“丫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