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单元群文阅读“借物抒情”
(2017-06-19 16:46:32)借寻常之物,抒心灵之声
第二单元群文阅读
课型: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借物抒情在文章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借物抒情及其作用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流程】
二、阅读课文6-8课,完成课堂导学案
1.课文《雪》中,作者描绘了两种雪,同在“晴天”环境下,它们的表现截然不同。如果说“江南的雪”的特点是滋润美艳的、柔美的,那么,作者赋予 “北方的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作者只是单纯抒发喜爱之情吗?
答:
2.细读《雷电颂》中最后一句:“鼓动吧……毁灭呀!”,风雷电有怎样的力量?你认为作者激情昂扬地呼唤风雷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风雷电具有摧毁黑暗的伟大力量,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3.课文《日》中,作者写道:“我甘愿作人间的飞蛾”,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月》中作者认为姮娥为什么奔月?飞蛾、夸父、姮娥这三者有共同点吗?
答:
三、深入探究本单元课文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了解并掌握借物抒情在文章中的运用。
1.归纳写法共同点: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也称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某种感情、志趣或思想观点。 借物抒情,是一种十分美妙的写作手法,它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从古至今很多文章都有借物抒情的运用。
2.联系已学过的文章,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陋室铭》《爱莲说》小思的《蝉》
这些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是“物”,但是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4.学习运用借物抒情
齐读冰心的赠言: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1)自主预习第9、10课三篇文章,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借物抒情”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写作上的特色。
许地山《落花生》
杨朔《荔枝蜜》
袁鹰《白杨》
刘白羽《白蝴蝶之恋》
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王鼎钧《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