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熙《东光县志》古文今译:东光县旧志序(二)

(2018-03-23 19:14:35)
标签:

东光历史

http://s7/mw690/006pmZ2hzy7kgz1EfVYb6&690

http://s13/mw690/006pmZ2hzy7kgz2c8lCbc&690

东光县旧志序

东光县旧志序(标点符号为博主所加):
        郡邑有志其来尚矣。粤自黄帝画野分州,帝喾创制九州。尧遭洪水,使禹平治水土,更治九州,列五服而禹贡作焉。历至周有职方,汉有舆地图,唐宋而下,志、地理纪、方舆者数百家,故后世郡邑之志渐以详备。敝邑古为东光侯国,历春秋、汉、魏,而下或改为县,为州,为郡,为军,沿革不一。迨至我朝,复为东光县。余少游邑庠,上司巡历敝邑,间有索观志书者,邑令于县库中取志一册,选览毕,余亦因得借览,其纸不过十余张,所书不过二十余事,初不知何人编次,事无统计,言亦鄙俚,甚不足观。及登进士,得河间总志,而东光志附焉。其废置沿革以及城池、公署、名宦、人物、艺文等类,虽有可观,然又失之简略。既而官吏部考功,公暇披览载籍,事有关于县志者甚多。每欲创志,因循不果垂三十余年,诚阙典也。同郡任丘邝上舍廷佩以博学著闻,郡太守常君托修河间府县总志若干卷,余往观之,比之前志固详。以东光志论之,亦有遗恨,因恳修邑志,月余志成,过余谓曰:昔修总志,历考载籍,越数岁方成,凡东光古今事迹自许志已备载,及闻先生命,再加搜索,始知多所缺漏,但迫于先生南行,不及详订,敬奉荒稿,冗复舛讹者愿为校正。余拜受之,收诸箧笥。至南都,复属文选方郎中时举严加校雠,方亦博物洽闻士也,正其舛讹,删其冗复,于人物则叙其世次,于艺文则别其类,分为六卷,每篇虚其下方,以便增入。缮写既完,谓余不可无言,故历序作志之由附诸末,简告吾邑人后之有志者,尚冀随时续修,传示无极与邑壤并存可也。
正德十六年岁次辛巳。
邑人廖纪著。

编者译:
        郡县著修志书,已经沿袭很久了,自从上古黄帝就划分疆域,分别派人治理,帝喾创制了九州。尧帝时洪水泛滥,便派大禹治理水土,变动了九州的边界,把王畿外围疆土由近而远划分成五等区域,又作《禹贡》一篇。到了周朝设有专管疆域图册的职方一职,汉朝有全国疆域图,唐宋以后,志书、地理书籍、地图类共有几百种,所以后世的郡志县志逐渐得以详细完备。我们东光古时是东光侯国,经历春秋、汉、魏等朝代,之后时而改为县,时而改为州,时而改为郡,时而改为军,有时沿袭,有时变动。到了现在(明朝),又恢复了东光县的建置。我少年时在东光县学上学,上级官吏巡行视察我县,其中有人索求县志阅览,县令从本县仓库中拿出一本县志,他看完后,我也因此得以借阅,这本县志只有十几张纸,所记载不过二十多件事,最初不知道是谁编辑整理,纪事没有头绪,言辞粗俗,极不值得看。以后我考中了进士,得到了河间府总志,其中附有东光县志,县志中所记载东光的废县置县过程,沿袭变动情况,以及城墙、护城河、县衙、著名的官宦、人物、各种艺术、文化等,虽然有较高水平,值得看,然而又失于简略,不久我任吏部考功主事,公事办完,闲暇之余翻阅典籍,其中所记之事与东光县志有关的内容很多。每次都想创修县志,三十多年拖拉延误没有办到,真正是缺失的典籍了。同郡的任丘人监生邝廷佩因为博学而著名,河间知府常君委托他续修河间府县总志若干卷。我到那里翻阅了一下,这次比之前的志书固然详细,(然而)就拿东光志来说,也有不完满的地方和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我恳请他修《东光县志》,经一个多月,县志写完。他到京城来和我说:“过去修河间府总志,多次查考典籍,经过几年时间才续修完成,凡是东光的古今事迹,我自信已经全都记载,后来听您的教导,又再加以搜寻探求,才知道遗漏掉很多,但是因临近您动身南去,来不及详细考订,我恭敬地奉上县志草稿,重复或者错误的,请您把它改正。”我恭敬地接受了,(把县志)收藏于书箱中。到南京后,又委托文选郎中方时举仔细校对,方时举也是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他改正县志中的错误,并把重复内容删除,人物志叙述明白各个人物传承关系,又把艺文志分门别类,(全书)一共分为六卷,每篇文章都把下方留出来,便于再增加文字,抄写完以后,他说我不能没有文字,所以我就一件一件叙述作《东光县志》的缘由,附于县志最后,文中告诫后代有志向的东光人,希望还要续修县志,世代传承到永远,(能让县志)与东光大地并存就行了。

正德十六年(1521)岁次辛巳菊月(9月)之吉。

邑人廖纪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