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教学

(2025-04-05 14:59:16)
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教学定位
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该教些什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次以单元整组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学习阅读小说,围绕“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两个语文要素,编排了《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什么是小说呢?“小说”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根据本单元阅读层面的语文要素,我们提炼出学习小说的关键抓手,即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和人物。教材单独编排小说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聚焦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关注小说中特定的环境描写,体会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桥》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老支书大公无私和爱子情深的形象立在了读者心中。典型的环境描写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还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穷人》一课,环境描写与情节发展也是交织进行,凸显了桑娜夫妇勤劳善良的品质。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聚焦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突出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感受人物形象,统编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渗透。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年级要求学生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心情,而高年级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关注环境、情节的变化,从中感受人物品质。由中年级到高年级,这一关键能力培养的进阶线索从关注人物自身细节,到关注人物与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物所处的周围环境。可见,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的能力是在不断地进阶提升的。
再看习作。教材提供了三组环境和人物,让学生从中选择或是自己创设一组,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关于“想象”和“创编故事”六年级的学生已有基础,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在于虚构“生活故事”。所谓虚构,是指创编出来的故事,仍然存在现实生活的影子。落实到本单元,在进行创编写作时,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塑造人物。从小说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表达的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通过回顾课文,梳理、总结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可以联结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自觉迁移运用感受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在阅读实践中感知小说阅读策略的价值;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可以联结单元习作板块,在写作之前,引导学生关注描写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和《爱的教育》。这三本小说讲述的都是成长故事,不仅主题贴近学生的阅读心理,在阅读方法上也紧扣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基于单元整体解读,可以得出:这个单元是在“文学阅读”主题下,利用小说这一题材,引导学生了解与习得相应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价值。对照新课标,本单元从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总体要求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鉴于此,本单元课文可以整合为一组学习资料,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统领性驱动任务,组织具体化语言实践活动。
所以,立足课标,关注文体,聚焦要素,立足课标,统整内容,让我们对小说单元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此外,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教学还要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经验,从理解内容、揣摩表达,再到体会人物形象,循序渐进,适时点拨。不能孤立、机械地分析小说的语言形式,也要避免浅表化、贴标签式的解读人物。要呵护并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使其在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为学生阅读整本小说打下基础。
02
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
教学路径和策略
明确了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要“学什么、教什么”之后,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就是“怎么学、怎么教”的问题。
南湖区七星小学六年级组老师们基于单元统整理念,设计了“走进小说大世界”的单元主题,以“如何创写一篇小说?”为统领性任务,探索了“从读学写”的结构化学习路径。
活动现场,王露婷、缪颖秀老师呈现了单元内两堂不同定位的小说教学课,精读课文《桥》和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从这两堂课中可以发现: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教学,不是孤立地进行单课教学,而是立足整体,使“这一篇”的小说课文教学目标与“这一单元”的整体目标产生联结。那怎么来确定单元整体的核心目标呢?回归“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的单元语文要素,可以发现“关注”是手段,“感受”是目的,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核心,也是单元语文要素的核心。
基于这样的理解,在进行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情节发展切入,感知人物
情节是由一组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关系和环境特点的具体事件构成的。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引发的故事发展轨迹,就是小说的情节线索。学习小说时,可以找出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和人物,深入理解他们的价值和意义。
《桥》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情节跌宕起伏,教学中借助课后习题,设置驱动型任务——找出描写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和描写人们的句子,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从而助推学生抓住不断冲突的故事情节,感知老汉形象。学生抓住“村民们的惊慌失措与老汉如山般站在桥前”,这第一次冲突,从一个“盯”字引导学生看到了一位沉着冷静的老汉。为维持大家过桥的秩序,“揪”出了队伍中的一个党员小伙子,让读者看到了一位讲原则、讲党性的老汉,在情节的推进与梳理中,老汉的形象逐步丰满起来。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借助学习活动,在抓冲突,悟对比中细品典型词句,展开自学、研学,学习过程充分展开,而老汉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伟岸起来:他是一位忠于职守的干部,他是一位沉着冷静的指挥,他更是一位舍己为人的党员,还是一位爱子的父亲。如此抓情节发展,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金色的鱼钩》是略读课文,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逐步展现出老班长的光辉形象。在学生厘清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分四个情节层层推进的基础上,教师依据课前学习提示,设计了独学、合学研读任务,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选择其中一个情节细细地品读,圈画相关语句,在旁边做做批注,在学生独学的过程中,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情节细细品读,因此,透过情节所看到的老班长形象是单一的。随着后面跟进的小组交流汇报,随着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学生对老班长的形象也逐步丰满起来。因此,设置驱动型任务——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品读情节,引导学生感知老班长的光辉形象。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必定是在情节的流动过程中完成的,引导学生厘清小说的情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
(二)从典型环境切入,展示人物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种。其中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社会环境的描写是为了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人际关系、处所氛围等。学习小说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熏陶下的人物情感,在自我分析、交流碰撞中形成新的情感变化和独特的认知。在这个单元中,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是一个难点。
在执教《桥》的时候,教师抓住了小说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学生读着句子,就有一种危机感、恐惧感,更好地有一种情境的代入感。也为下文人物的牺牲埋下了伏笔。环境这条线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暗示着人物命运的走向,也为学生体会老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作好了背景铺垫。人物与环境水乳交融,显示出小小说的魅力所在。
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环境描写细细咀嚼,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领悟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三)从刻画手法切入,还原人物
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而侧面描写就是以他人言行来突显人物。在《金色的鱼钩》一课的学习提示中就明确指出: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老班长有什么作用。这就提示我们:阅读小说,除了关注情节和环境描写之外,我们还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 神态和心理等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形象。
从《桥》和《金色的鱼钩》这两堂课中,我们都发现了: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小说教学的核心,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与环境描写的刻画,还原人物是教师带领学生品词析句的重要环节。两位老师在带领学生展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研读教材,感受到小说塑造人物的多种方法,学生关注了外貌描写,也关注了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从而一步步地还原了人物形象,让老汉和老班长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在任务的驱动下,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层层推进,学程充分展开,学生不但了解到了小说人物在做什么,而且知道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同时知道了小说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四)从文本主题切入,审视人物
小说中的情节、环境、人物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而是彼此关联、融为一体的,最终都是为凸显主题服务的。小说的主题是作者撰写小说的意图,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与实质揭示。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闪现的人性光辉。课堂中,两位老师就是以“老支书、老班长”这些人物为榜样,帮助引导学生形成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真善美的审美取向和情趣。
总之,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说单元教学一定要有文体意识,一定要讲整体观。要准确把握每篇小说的叙述方式和主要描写方法,抓住那些对刻画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的情节、环境、语言等的描写,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品析、赏读、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表达作者情感有什么好处,从而体会小说语言的表达特色,获得语言与表达经验的积累,使学生通过语言学习熏陶情感、形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