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xh550578
lxh55057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47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整体架构下的统编教材教学

(2022-06-30 14:58:08)

温儒敏老师说: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单元)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

那在单元整体构架下该如何把握统编教材的教学呢?单元内不同课型如何贯通?一起来听听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阙银杏老师的观点吧!

单元整体架构下的统编教材教学。

新教材实施,当务之急是引领教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理解编写意图,领悟核心理念。就如尤炜老师所言:使用新教科书时,要重点关注教材的新理念、新思路,要抓整体、抓关键。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新教材精神,吃透教材,最大程度挖掘新教材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素养,就成为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从统编教材的编排看,单元整体感更强了。相比较老教材,单元内部各板块不仅在主题或文体上有关联,还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等方面有着内在联系。温儒敏老师给出了这样建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单元)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

基于此,我们把单元整体教学作为研究统编教材教学的切入点,依照新教材的编排思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明晰教学目标,理清语文要素。在单元中进行共性和个性的结合,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课内和课外的结合,知识和能力的结合等综合性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结构体系,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温州市初中语文教学常规》明确提出:依据教材编排,综合考量各文本之间、各教学内容(如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之间的关系,确定单元教学内容;把握各文本的教学价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选择不同课型教学;立足单元内容,补充相关课外资源,做到课内外融通。

 

因以常规方式推进,故从几个基本点提出要求。

一、以单元为单位,研读教材、发现教材。

研读新教材,要以单元为单位,发现每一篇教材的独特性以及这篇教材在整个单元中的意义,发现一个单元各内容之间内在的关联点,发现单元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点。如此,既强调了深入研读单篇文本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单元各内容间的联系,而非孤立地对待教材各部分内容。

例如,对七下第五单元进行研读,会发现课文之间存在着共性与个性:

本单元的诗文不仅在主题内容上存在共性,在写作手法上也有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点,即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除《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对富有特征地细致描摹中,寄予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志趣,并达到物我圆融的境界。

但是,不同文章却又各具特性。如《紫藤萝瀑布》描写紫藤萝花的语言非常细腻、描摹极其传神,由眼前的藤萝花,到回想旧日的藤萝花,在比较中表现社会变迁和生命感悟。《一棵小桃树》中存在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小桃树既是我成长的镜像,又超越了镜像的意义,对于同样遭受了种种磨难的来说是希望和方向,使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两篇文章都是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但对的客观描摹和情致情趣的表达均不同。

仔细研读后,教学中可以依据具体文本分别落实,也可比较不同篇目之间写作手法和抒情方式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再如七下第六单元重点学习浏览。因为文本特质和课型的不同,所以在不同课文中,对浏览的学习侧重点不同:

《伟大的悲剧》,在浏览中需要抓准内容整体,需要注意作品中的典型场面以及典型人物。不能在强调阅读速度的时候,忘却了阅读的目的,忘却了为什么要进行阅读。《太空一日》,要借助小标题在浏览中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快速形成对文本的总体阅读现象。还需要培养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带上她的眼睛》,要注意感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从中汲取养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直接运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追寻小说的情节线索。《海底两万里》,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书中内容,如思维导图、简笔画、手抄报……以此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这种依照课文特质各显个性的教学策略,能够为我们带来重要收获,那就是互补:多一些不同之处,少一些重复之处。这些会能使阅读教学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一些。同时,这种联系的策略强调了知识内容的结构化、整合化,防止孤立化、片面化,是从知识走向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关照整个单元,教学要选择不同课型配合进行。

统编教材较原来教材,有了诸多变化,比如自读课文的内容架构中增加了旁批,读写结合更加紧密,课外阅读是课程的组成部分等等。诸多变化,使得研究各种课型的必要性更为迫切。

这其中,尤其要理清教读课与自读课的关系。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不同的编排方式,意味着在教学目标和课型上都有很大不同。两种课型在课堂形态、学习特征上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又在知识内容、方法策略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单元中,教读是关键,它是实现单元目标的基础。教读课,教师要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而自读课是教读的价值指向,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与运用,应该成为自读课文最主要的教学价值。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在一个单元中,教读课与自读课功能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另外,还要依据单元中丰富的内容,从语文学科角度拓展课型。如单元起始课、阅读课、写作课、综合性活动课、名著阅读指导课、单元整理课等等 。例如八上第四单元课文学完后,就很有必要上单元整理课。抓住类型这个关键词,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这个单元各篇散文的学习心得,自行总结探究各种散文类型的特点,再拓展延伸,学会运用,真正做到学文识类

系化的结构和一些必备的标准或标志。只有关照整个单元,才能更好凸显各种课型的特点,才能真正理解各种课型配合使用的意义。新教材教学必须走向课型化探索之路。

 

三、立足单元内容,补充相关课外资源,做到课内外融通。

温儒敏教授说:在新教材中,课外阅读不是单元教学的附庸, 而是整个阅读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老师们使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这一条,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会是空话。要做到这一点,融为一体是关键。

首先要关注教材中各个向外的窗口和通道。比如多数课文的助学系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如七上第五单元 ,《猫》一课后的练习五,就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动物笑谈》一课的阅读提示中明确写到课文是从《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中节选的,课下不妨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狼》后的补白板块中,就是呈现从《阅微草堂笔记》中节选的狼子野心来补充阅读。教学中须得真正关注并发挥这些内容的作用,从而真正达到课内外阅读的融通。

再者,要明晰目的和方法。课外阅读既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不宜采用不闻不问的态度。要清晰为何选用材料并以何种方式让学生阅读。有些需要和课内文章进行联读,有些稍加指导即可,有些可以放任自由阅读。以七上第五单元为例,有位老师紧扣单元目标这样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课题

 

资料介入

 

运用设想

 

《猫》

 

《猫的天堂》

(左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以这两篇文章为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寻找中心与主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环境等描写来突出中心与主旨。

《动物笑谈》

 

《所罗门王的指环》

 

从一篇文章走向一本书的阅读,走近热爱科学研究的劳伦兹,走近自由、丰富而多样的动物们。

《狼》

 

《野狼》(聂还贵)

《像山那样思考》

 

通过补充阅读,让学生对于人与狼,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

打开学生思路,培养辩证思维。

单元复习课

 

《猫》(蒋勋)

《父亲的玳瑁》

(王鲁彦)

 

通过主题、内容相近的两篇文章让学生自主归纳文章内容与主题,意在巩固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默读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第三,做好整本书阅读指导。

名著阅读课要与单元教学相整合。名著阅读课可以与课内篇章文本教学相链接,也可与单元写作任务相结合,整合于单元整体教学之内。例如前面提到的,可以把《海底两万里》和七下第六单元联系起来。

四、紧贴单元课程,读写结合、读写互促。

要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把握好这两个关键能力互促互生的效应。

写作能力不是孤立的,写作活动也不是临时的,真正的写作滋养,来自日常语文学习的累积和渐进。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写作、教写作,教师给学生设计的写作活动就绝不会限于单元作文,而是有了各种补充、调整、配合、创造。为了保证这些写作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在整体单元的框架之下,进行写作活动的整体安排,尤为重要。下面是一位老师的七上第一单元读写设计:

 

课型

教学内容

写作类型

写作内容

主题写作课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微写作

自由说说

教读课

古代诗歌四首

实用写作

课外古诗诵读脚本设计

教读课

微写作

用比喻画春天

教读课

济南的冬天

微写作

家乡的季节

综合性学习

 

班刊设计

 

实用写作

1.班刊封面模板设计

2.班刊目录模板设计

自读课

雨的四季

实用写作

给美文写批注和提示

 

这样安排,写作内容紧贴单元课程,写作贴着阅读,阅读流向写作。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表面上的语言修辞、表达结构的范式,也在于深处的思想熏陶、艺术感染;写作对阅读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写作不仅仅是对阅读文本的简单模仿,还是对阅读的一种追问与深入,拓展与串联。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 有利于全面灵活地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深入理解、把握教材 ,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