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月弯刀》续写部分阅读札记(九)结局

(2019-02-24 22:12:51)
标签:

历史

收藏

图片

文化

娱乐

终于写到了收尾。到了这个点上,有些时恋恋不舍,有些时想尽快结束,总是各不相同。从小司马笔下的这个收尾来看,两者应该兼而有之吧。
从情节的构思上来说,小司马连续使用了两次大对决,第一次是魔教内部和五大剑派三方势力之间发生的,这次对决一次性的结束了前文铺排的大部分线索。第二次对决,则发生在柳若松和丁鹏之间,将所有还未处理的线索一并给予了结局。
从构架上可以看出,小司马对收尾的情节构思,还是花了心思的,不然在第一次大混战中,有的是办法草草了结全篇(小司马自己有些作品就是这样处理的)。然而他还是非常用心的安排了柳若松这条线索,尤其是老人传刀的决定,当真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后文柳若松崛起之后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可惜的是,结尾部分写得有些潦草了。在从容的交代了魔教的重新复苏,与丁鹏生子之后,这场神刀之间的对决终将到来。
《圆月弯刀》续写部分阅读札记(九)结局
非常可惜的是,在这里,小司马又把时间线写乱了,结局情节之混乱,实在是代笔所有部分里前所未有。若非如此,对这部分代笔的评价,当提高不止一筹。
且看,在前一章,孩子已经安全的到达了山谷。(传回讯的是小香),丁鹏并还提了问题:
丁鹏想了一下道:"奶奶好?"
"老夫人很好,抱着少主又亲又笑,像是年轻了十岁,整天都合不拢嘴。"
孩子到了,刀自然也到了。然而后文,前去决斗路上,他们发现了铜驼尸体的时候,却第一个问到了孩子,也提到了刀:
"是的。铜驼真正的死因是中毒,他是被毒死的,所以尸体上没有血。"
"为了什么呢?"
"自然是为了夺取那柄刀。"
青青等了半天才问道:"孩子呢?"
"孩子没有死,柳若松不会做这种傻事。留下孩子,还可以用来威胁我。"
铜驼的死和孩子有什么关系呢?估计此时小司马脑子里,铜驼还是在路上,拿着刀,抱着孩子向着山谷里飞奔吧,刀自然也落到了柳若松手里。
《圆月弯刀》续写部分阅读札记(九)结局
最后值得评价的,自然就是应该精心设计的最后一战了。可惜,这一战虽然小司马花样百出,却经不起推敲。所谓的花样,就是小司马给丁鹏设计了一把特殊的弯刀,书中是如此描述的:
丁鹏的手中在把玩着一柄刀,一柄很好看的刀,上面雕着山水、美人、车马、云麾等等。
这是一幅美人出跸图,图上的人物凡一百四十三,马匹凡一百零九,车辆十六,云麾、车盖、仪仗等不胜详记。总之这些东西如果放大成为真实的,那就前后安排上个十来里,如果变成图画,裱上手卷,也得绵延十几丈长,然而现在却只刻在一柄刀上。
一柄三尺半长的刀上。
画与雕刻都出于名家手法,形态逼真,各具神情,这应该是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而柳若松则居然就败在这一点上:
两刀相触时,柳若松忽然想起了那柄木刀的珍奇,不免顿了一顿。
这本来就是丁鹏所预期的,他所要争取的是速度。
这种方法乍一看,奇思妙想,确实有趣。但前提就比较苛刻:对手必须是美的鉴赏者,且能在生死决斗时心存怜惜之心,有点难度
而且其实丁鹏根本无此必要,因为虽然柳若松神刀在手,但是两人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丁鹏曾在铜驼尸旁如是说过:

"没有,他还差得远。我如出手,铜驼活着也逃不过这一刀,他却只能在死的铜驼身上留下这一刀。"

这个速度差的就很远了。两人对决,如此看来,根本就不存在胜负的悬疑,丁鹏刀上的小花招,也只能算是作者一种饶有趣味的故弄玄虚罢了。
《圆月弯刀》续写部分阅读札记(九)结局

从长时间的脱稿之后,小司马重新将《刀神》继续连载下去,就这个结尾部分而言,小司马应该是经过了一定的构思的。因而,虽然小司马急于收尾,但并不潦草,甚至显得有几分从容。因此虽然也使用了大决战的老套模式,但这样的结尾,还是远胜于一般草草收场的。(连载了四期,篇幅将近全书的十分之一,是合理的)至少,绝大多数明线的,暗线的,主次人物,这个收尾都给了一个比较能令人满意的结局。

然而硬伤毕竟也非常明显。猜想小司马在写这个结局的时候,可能琐事缠身或有其他原因。很不错的构思,却写得漫不经心,导致了一个接一个的错漏,这是前所未有的,在所有武侠的收尾里,也算罕见的。对整个续写部分的水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圆月弯刀》续写部分阅读札记(九)结局

而纵观整个小司马的续写部分,虽然不若结局处如此粗疏,但确实也存在水准不一的现象。写到精彩之处,足可媲美古龙本人经典桥段,不如意处,却又读来味同嚼蜡,如此,也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但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续写别人作品,不可能如自己亲儿子一般对待。小司马也不再是那个续写《江湖夜雨十年灯》时,刚出道的毛头小子,自然分明轻重,懂得取舍,无可厚非。

即便有如此种种不如意处,横向比较,小司马代笔部分,仍然代表了古龙代笔的最高水准。所有的代笔,都能写出小司马一样的疏漏处,但没有一个代笔者,能写到如小司马一样的精彩处。有此几处神来之笔,小司马即可不负古龙之托了。随意找几部古龙写开头,其他人续完的武侠作比——《血鹦鹉》、《刀神》、《剑神一笑》,其最负盛名者谁?其中原因,自然一目了然。

(《圆月弯刀》札记系列,至此暂告段落。本人疏于推敲,却多异想天开,文辞粗陋,故言不能及义。常常想,此文若由鲈鱼脍写来,当更精彩十倍。想写而未能探讨的内容还有许多,比如古龙口授部分推测、谢小玉人物性格变化等等,且留待他日了。
国 际惯例:感谢慕云兄、侠圣兄、第一大宗师等前辈好友的支持,也感谢让你飞兄对于《圆月弯刀》代笔点的精确考证,更感谢《说剑斋》群内,对于这部作品的探讨,让我有了去重读这部作品和写下这些文字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