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弯刀》续写部分阅读札记(二)续写之初体验

标签:
历史收藏图片文化娱乐 |
分类: 读书笔记 |
代笔之初,接续古龙的小司马,看起来写得并不舒服。前几期的情节大致为:击败铁燕的丁鹏,在要求谢晓峰上门道谢/道歉未果后,起身前往神剑山庄挑战。另一面,青青则与爷爷联络上,爷爷指点她全力帮助丁鹏。从这几期来看,感觉上小司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去仔细构思情节,而是使用了两种常见的手法,应付了连载的任务。
第一种手法为——迅速进入高潮。
铺叙故事需要缜密的线索安排,需要慢慢充实人物性格,这些都是非常花心思的。但是迅速将故事拉入一个小高潮,故事本身的张力足够的情况下,情节自然就比较容易集中,也容易吸引到读者。但是这样做法的代价,就是会缺乏应有的铺垫,情节跳跃,破绽百出。
“丁鹏决斗谢晓峰”应该是古龙在故事安排中,早就已经构思好的大关节,这一点从之前古龙亲笔的地方,就可以得到暗示(具体见博文前几篇)。我推测,司马在代笔之初,是收到了古龙面授机宜讲述要点的。如果换古龙亲自来写的话,可能在这个之前,丁鹏还需要很多的经历和磨炼。但是司马接续的时候,却马上将之提了上来。理由么,估计司马应该是不想,或者来不及花心思在铺垫过程和情节组织上。所以,这一突然情节转折,就显得有些突兀。
上一刻,丁鹏还温言悦色的保护小女孩,下一刻就板起脸:叫你爸爸来道歉/道谢。前一刻还卖了面子给谢庄主和七大剑派,放过铁燕,下一刻就说:他无权拒绝别人的挑战。这样的转折,当然已经管不了是不是生硬了。从人物性格上来说,丁鹏确实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也成功的展示了实力。但野心扩张如此之快,实力提升如此之迅速,一下子由一个奋进的少年,转变成狂傲的高手,恐怕也不是正常的故事节奏。一切的一切,同一个原因,就是小司马决定马上就要写到那一场“决斗”。
第二种手法,为故意拖拉情节,填充无关紧要的内容,比如山神庙这一段(300期):
青青坐在一座破旧的山神庙里。
庙有一大半倾塌了,本来就不大,现在就显得更小了,不过小无减于它的慑人气氛。
(中间上千字叙述庙里闹鬼故事)
。。。。。。
那儿成了狐与鬼的天下。
寥寥数语可以说明的故事情节(闹鬼,成为禁地),却拖拉上千字,讲一个毫不精彩的闹鬼故事。这种技法在很多杂志连载中,经常可以看到。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在没有实质性内容可写的时候,拖长剧情(或简称注水)。这一段是如此,前面柳若松与青青那段冗长的对话,也不无此种嫌疑。值得一提的是,“青青的魔教背景”应该也是古龙情节构思中的一部分,但是如此仓促的被提上来,估计也是小司马的又一无奈之举。
另外这里小司马还有一处情节记忆发生了错误:
"不行,现在不能动他们,因为他们与五大门派的掌门人在一起。"
山神更为吃惊了:"五大门派的掌门人又重聚在一起了?为什么?"
"为了驸马手中的圆月弯刀,他们已经看出了刀上那句诗。"
"小楼一夜听春雨?"(代笔部分)
此一说法与之前是不符合的。丁鹏在之前的情节中,一直谨遵指令,所用的是一把普通的弯刀,上面并没有刻字。而且这时候已经抛弃了之前七大剑派的说法,改说五大门派了。
铁燕长老道:"你不是那个人。"
丁鹏道:"我本来就不是,我就是我。"
铁燕长老道:"你用的这把刀,也不是他的刀。"
丁鹏道:"这把刀本来就是我的。"
铁燕长老道:"你的这把刀上没有字。"
他已经盯着这把刀看了很久,他的眼比鹰更锐利。(亲笔部分)
而这七个字,也仅仅是铁燕夫妻提到过而已。更不存在泄露给五大门派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漏洞,但是属于情节问题,通行本中则照旧保留了。
总之,无论从故事前后的衔接,又或者人物性格的变化,或者情节本身的发展来看,小司马在续写之初,还没有一个相对可靠的构思。只能先拎出最热闹的情节来写,写到哪里算哪里。诸多不合情理之处,也多源于这一阶段的代笔。因为情节不顺,文字上也颇见生涩,因此何处代笔,由文字上即可找到痕迹。
当然,这一切无法苛责作为代笔者的小司马,半路突然接到一个全新的文本。准备的时间却又很短促(中间只停刊了半个月),自己手头还有重要的作品在进行中(续写《圆月弯刀》同时,小司马全程在武侠春秋杂志连载其重要作品《八骏雄飞》),都是非常明显的困难。所以从代笔之初,小司马只有把从古龙那边获得的相关内容,不加铺垫的首先提上来写掉(至少填充版面不开天窗,保证10个页面的篇幅),因此而使用的一切应急手法,也就值得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