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尽完美的佳作名篇——《天香飙》重读笔记

(2017-11-07 18:20:54)
标签:

文化

收藏

最近有暇,重读了卧龙生/易容所作《天香飙》一书。
这是卧龙中期一部重要的作品,经过叶洪生老师的点评,更是名声斐然。在第一次阅读中,确实感觉到了叶老师导读中所提到的种种好处,获得了极佳的阅读体验。由此,几年后,才兴起了重读的念头。也许由于年事渐长,这次重读能看出卧龙的种种高明,同时也渐次发现以前未曾注意的诸多不足。
《天香飙》一书,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到胡百龄的死,属于该书的第一部分。
然而与卧龙生,诸多作品相比,这部分的内容写得其实并不非常出彩,甚至有比较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最主要的问题,出在胡百龄这个前半部分主角的身上。胡百龄作为绿林盟主,性格上显得优柔寡断,诸多看法和做法都与他的江湖阅历与身份不尽符合。比如:把绿林一众领袖拘禁在谷里整顿,以推行四大条例,这种方法就奇怪而幼稚。这些人都被“拘禁”了,怎样才能影响到各自手下为善?何况这样行为风险之大,也不可想象。书中用胡百龄的豪气和谷寒香的魅力来解释群雄的接受,但显然比较勉强。而一旦有事,则胡盟主需亲自探查,这盟主也着实是有名无实了一些。(胡百龄曾为武林盟主,而重新登位,除了五龙,其余毫无班底,也并不合理。)
且看胡百龄离开时的人事安排:钟、霍并列为主事(两人明显不合),又不说明主从;带出去的人,王大康等人明显是累赘,却一个不拉的全部带上。如此安排,也说明了卧龙在写作这一段时的随意性,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胡百龄一个本该精明干练的绿林枭雄形象。
而在最关键的生死一战中,胡百龄作为手中有一定权力(而且不小,实权)的武林盟主,其表现就更不合理了。而他的对手,最强大的邪派以酆秋为首的所谓高手,实力如何呢?总数加起来一共只得四、五高手(从前到后,没看到过更多帮手),加上其他一般弟子,也不过寥寥十几人。胡百龄当时可用的差不多的中高手就有四五人(基本与钟一豪水准相似),再加上手中一众部下(谷内如王大康之流至少几十人),如果还不够,那么联系上外面的武当少林两派,随便怎么打,都没有输的道理。然而这时候的胡百龄,就是束手无策;然而他就是只能只身潜藏到邪派里,用最下策的下策去“提醒”正派人士;所以,他死了。
解释只有一个,作者故意要胡百龄死,而且死于误会,死于正派高手手中。真相只能是这样,至于如何将胡百龄置之死地,卧龙生看起来并没有太用心去想。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谷寒香与胡的爱情太过表面化,略显做作。为了加强读者对两人相爱的印象,作者还在动作语言表写后,加以评论,更显得不自然。卧龙又极力从侧面写谷的美,用到最多的是写别人“不敢多看”。可惜角度,方式太单一,同样的话,重复多了,就显得感染力不够了。
另外,余亦乐这个角色的出现也比较突兀。第一次出现是以测字先生装扮(为什么?),三分之一篇幅后,才点出他是钟一豪义兄,为了帮钟夺取武林盟主(其实在出场时,根本看不出二人有关系),这样身份又好像作者临时起意,因为到了胡百龄死后,两人的这层关系好像又看不到了。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第一部分,卧龙写得并不用心。看一看当时卧龙生的作品就不难理解了,在61~62年前后,卧龙基本就是三四部作品,齐头并进的格局,要一一照应,难免分心不过。
当然,第一部分虽然问题多多,但是确实也给后文做下了比较坚实的铺垫,让谷寒香的转变有了依据,从这点来说,第一部分算是基本完成了故事的构想,即便有种种不如意,但一般来看也并不非常严重。在第一部分,作者写得非常好的地方是安排了两个次要角色。一个是麦小明,一个是苗素兰。苗从出现到来到谷寒香身边,仿佛是一个闲笔,轻描淡写,但从开始到转变,她的影响与辅助绝对是决定性的。麦小明则写得性格鲜明,令人喜爱。这两个角色都是非常成功的。可见卧龙虽然倍多分心,但毕竟功力不凡。
第二部分,则从胡柏龄死之后至完篇,属于谷寒香的故事。
然而其中还可以更细分,从胡柏龄之死,到44章——手刃魔王,佟公常的死为止。这一段乃是卧龙生的亲笔,此后便是易容的续著了。为什么结束在这一段,看起来卧龙生是有意为之的。从胡柏龄死到佟公常死,这一段故事中,谷寒香化身为红花公主,四处传播艳名,以求找到能给胡柏龄报仇的高手。而最终,献身给佟公常,她目标初步达成。从45章起,她重又恢复成了胡柏龄未亡人的身份,这是一个重大转折。将故事情节写得告一段落,再交给人代笔,也算卧龙的一点小小的责任心。
那么这一段情节,卧龙写得如何呢?我认为,这一段的转变,卧龙是有想法,但是并未很好展现。卧龙的整体构架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要让谷寒香牺牲色相,成为高手。天台山百花宫的伏笔,也在麦小明出现时,已经安排妥当,从这点来说,卧龙的情节铺排能力,当远胜当前那些只伏短线的网文作家。然而,在去天台之间,如何铺陈故事,确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卧龙努力去解决了,但是却并没有表现的非常好。
首先,让谷寒香改换身份是一个好想法,但是,这却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戳穿的想法。因为她盟主夫人的身份,在很多公开场合露过面。但是没有更好的想法之前,卧龙不得不如此设计。估计,后来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佟公常一死,马上让谷寒香做回了自己。
其次,红花公主如何名扬天下引起天台宫的注意?这里卧龙写了,却没有写的非常好。原因还是主要在于笔力的问题,虽然卧龙极力写谷寒香的美、魅、以至于沉稳睿智,但是依然非常表面化。可以拿古龙笔下林仙儿来对比,几乎是同样类型的女子(只不过本质有区别),林仙儿的表现就比谷寒香令人信服多了。盖因为,卧龙不如古龙更懂女人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到了江南之后,谷寒香的表现是差强人意的,若不是万花宫的介入,她就要被扫地出门,颜面尽失了。因此,这一段,虽然卧龙成功的达成了目标,然而完成的非常勉强。
再次,佟公常的死,也来的比较突然。伏线半篇的天台宫原本大有可写之处,比如佟公常神奇的医术、武功、经历等等。但估计是因为卧龙实在笔债太多,想要先行告一段落,然后让易容接手的原因,因此,最后用了最老套的打开任督二脉,强行帮助提升武功的方法,完成了任务。也让谷寒香莫名其妙的,就杀死了佟公常,这显然也不是卧龙最初设计天台的本意(如此长的铺垫,就这样匆匆结束,殊为可惜)。
不管怎么样,又进行了四分之一的篇幅,谷寒香总算有了一些基础(武功),后面的任务就交到了易容的手里。
易容刚刚接手之初,可以看出,他写得并不非常惬意(虽然有过代笔,毕竟也只是新手)。虽然他已经开始尽力铺叙剧情,但是看起来写得依然有些不得章法。比如最早去收伏阴手一魔一段,写得就比较杂乱。而作为重新出道的第一战,谷寒香明显也和作者一样,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因此碰上老奸巨猾的阴手一魔显得处处缚手缚脚。如非早先安排的庞士冲在,恐怕这个跟斗栽得不小。虽然易容一定非常认真的读过卧龙已写部分,然而也有一些对不上号的,比如前文写胡柏龄死时谷寒香是亲眼所见的,而这里则又改写为谷并不清楚哪些人下的手,这明显就是衔接的问题了。而问心子的故事,卧龙早已伏下线索,这里易容慢慢将之发挥出来,还算可圈可点(估计卧龙只有构想,具体细节当是易容的发挥)。
经过一段时间预热之后,易容开始摆脱了卧龙的影响,发挥越来越好。后期的谷寒香在处理事情上,真正体现出了冷静和智慧。而古墓寻宝的情节,又是易容比较擅长的(这点从王者之剑最后那一场寻宝狂欢就可以看到),当然,这里规模小了很多。然而,依然可以看到易容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首先,三妙书生依然健在就是一个意外(易容笔下喜欢写百岁老人也是他的一个特点,比如王者之剑寻宝场景里也有)。然而,在易容的铺陈下,读者却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合理处,这也是他的功夫。其次,三妙书生与谷寒香的相处与对她的影响,处理的也非常细腻可信。再次,谷寒香武功的提升,也显得层次分明,理路清晰。总之,这一段虽不比王者之剑最后那场狂欢的精彩,然而作为易容的小试啼声,却也算可圈可点。
唯一遗憾的是,谷寒香出关之后,这场正邪的决战,安排的略显混乱而潦草了。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易容想尽快结束故事的意图,具体表现就是,这段写来,之前的良好节奏与淡定从容丝毫不见了。而且,显然,这也并非此时易容所长(王者之剑中,又有更精彩的表现)。从卧龙开篇的武林大会,到易容终篇的武林对决,不得不说,打斗写得或冗长,或潦草,但都缺乏了新意,显得无味无趣了一些。这不得不说是这篇小说通篇都存在的另一个显著的不足之处。
总体来说,天香飙是一部整体比较与众不同的作品,主题构思,都别出心裁。但或由于笔力不足,或由于不同作者衔接不畅,在具体呈现的时候,却并未尽善尽美,实在可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