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C证面试的有关内容及要求
(2018-11-17 22:46:18)
标签:
教育 |
一、面试主要内容:
2、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说课):根据所指定的内容范围(经现场抽签决定),以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构思、设计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并简述各项设计安排的主要理论依据。说课的主要内容:本活动课的主题、目的,课前需准备的内容,活动的主要过程,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二、面试评价:
运用基本理论是否得当;辅导过程设计是否得当;语言思维表达是否得当;情绪行为表现是否得当;对自我分析的综合印象;其他(仪容仪表、综合素质等)。
三、面试的程序:
面试分批进行,每批10人左右,分别在10个考场。程序如下:
1、抽签,确定活动课的主题和考场顺序;
2、准备,30分钟。在指定的准备室里备课,可携带参考书籍;
3、面试,15分钟左右。
四、面试前准备:
1、写好自我分析的材料。面试时最好能脱稿,对自己的性格、气质、情绪等的分析要准确、到位。
2、自学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论知识,了解活动课的主要原理和基本要求。
3、查阅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优秀教案,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主题的设计,可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备课时参考。
面试程序和规定
1.首先集中“休息室”,登记、领取并填写《面试记分表》、已缴费的领取由省教科院开具的发票。
2.其次依据序号顺序到准备室参加试题抽签,获得试题后准备时间为30分钟,准备时可带笔、纸和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资料;
3.最后依据考生抽取的题号到指定的面试室参加面试。面试时间为每人15分钟。注意面试时不准携带参考资料进场。
4. 请凭身份证准时到指定试场参加面试
面试内容
1.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2.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考试考纲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3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5如何帮助学生调控消极情绪?
6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某一种学习能力?
7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8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
9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11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12如何帮助学生与同伴更好地交往?
13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亲子关系?
14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自我形象?
15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16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或游戏机?
17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开学志愿?
18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19.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0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21如何帮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
22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构思与设计
请根据所指定的活动内容范围,以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构思与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简述各项设计安排的主要意图。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叙述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堂课的主题;
2、本堂活动课的主要目的;
3、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活动的主要过程;
4、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面试杂感(1)——请说你自己吧!
近日,又开始了上半年的心理健康教育C证上岗面试时间。面试要求有两项,自我个性分析与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准备30分钟,面试15分钟。
还有,参试老师要了解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以及自己的气质类型。下面附上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及气质类型网上测试
气质类型 |
典型特征 |
胆汁型 |
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难于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情,易怒,急躁,果断。 |
多血型 |
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观,亲切,浮躁,轻率。 |
黏液型 |
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忍,执拗,淡漠。 |
抑郁型 |
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易感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忸怩,孤僻。 |
面试杂感(2) 请把准主题
当了几次心理健康教育C证面试考官,感受颇多。
(一)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二)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
(三)“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某一种学习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1.爱惜学习用品
2.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3.经常阅读课外书籍
4.认真完成作业
5.学完一课后要预习复习
6.要做课堂笔记
7.读书要做记号
9.按时交作业
10.不懂就问
好的学习方法举例:
1、课前预习
2、及时复习、
3、及时总结(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4、记忆方法
学习能力举例:
1、观察力
2、想像力
3、思维能力
写给参加心理健康C证面试的老师们
C证面试,这在大家都认为非常容易通过的面试中,仍然有近20%的老师不能一下子通过。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自我分析部分,要求老师要分析自己的气质类型,于是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这些词都用上了,至于每种气质类型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并没有去了解,于是,出现了以下一段对话:
考生:我觉得我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
考官:你知道抑郁质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谁吗?
考生:这个太难了吧……不知道……老师好像没讲过(笑)
自我分析考得是:
1、你是否能用心理学理论知识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2、你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是否统一;
3、你是否有心理辅导老师忌讳的特质,比如:主观、偏执……
误区:尽可能地把自己说得很完美。
在活动课设计部分,很多老师都需要参考别人的教案,这也是正常的,但你要借用别人教案里的游戏、活动时,一定要先弄清楚,比如,有个老师的设计中用到了“大风吹”的游戏,考官会问:这个游戏怎么玩啊?选择这个游戏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啊?
二、对题目理解有偏差
比如抽到“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个题的一位老师,他设计的活动课题目是:走出自卑的沼泽。他的理由是:只要有自信,就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而对这个题目,我们应该从帮助学生了解新的学习环境,比较新的学习环境与以前的学习环境有什么不同,如何尽快克服这些不同等方面进行设计,从而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再比如抽到“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升学志愿?”这个题的老师,他设计的活动课是“职业生涯辅导”。
这二个题目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本质的不同。前者重点应落在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的关系;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通常是高一、高二进行职业生涯辅导,高三进行正确选择升学自愿辅导。
还有一位老师抽到的题是“如何帮助学生珍爱生命”,他的设计是运用ABC理论让那些不懂得珍爱生命的人换角度看问题。
其实这个题是希望通过你设计的活动课让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指人的生命,也包括动物、植物的生命)从而珍爱生命,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