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寿山祥光寺

(2018-12-02 16:27:46)
标签:

历史

旅游

佛学

教育

文化

分类: 家乡美

王寿山祥光寺

       王寿山名胜系列十三

王寿山祥光寺靠近永定王寿山森林公园山顶,是闽粤两省分水坳继续冲刺棋盘石顶峰的最后一个停靠点,可供游人歇脚或食宿,海拔约千米。祥光寺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有三堂五舍,颇具规模。昔日高僧王岐、曾卓钓曾入主祥光寺;梅县松口武举人杨子敬不满清廷统治,也曾弃官在此削发。据说该寺鼎盛时有大小和尚200余人。

香客和游人进入山门,内有一些山地,过去是出家人种菜的土地;有一个放生池。寺内安祥深远,灵光神秘,似乎能听见流自心底的清泉,看见养在内心的灯盏。天籁般的诵经声,涤荡着心灵的尘埃。

祥光寺的民间信仰味颇浓,大殿上诸佛塑像与定光禅师、惭愧祖师一应民间菩萨各安其位,各享一炷香火。这符合客家人但求灵应的信仰观,只要灵应,什么神灵都可请入庙堂。

据载,晚清爱国将领、台湾抗日副统帅、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抗日保台失利后,回祖籍蕉岭,曾登王寿山视察,留下了十余首咏王寿山诗。丘逢甲欲在王寿山择地安营,重整抗日旗鼓,可惜事与愿违,壮志未酬。英雄伤感之余,为倾泄心中幽恨和怅惘,挥毫亲笔题长联:“此山处闽粤之交,自成丘壑。任仙人灶冷,帝子岩寒,群峰拱揖尚依然。看残世界空花,万柄青莲,九品台高开宝座。我佛以慈悲为念,何惜津梁!幸西竺经遗,南宗砵在,末劫挽回原易事。留得英雄退步,一龛黄叶,三生石古证情禅。”

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留下的革命火种壮大为刘永生将军领导下的一支游击队,活跃于闽粤边区,曾以王寿山祥光寺作为联络中心、宣传革命真理、发展武装力量。战争年代,祥光寺曾遭废坏,自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修复。

http://s3/bmiddle/006pjxCJzy7rdW9dlwSf2&690
         (祥光寺旧砖)

对于游人而言,这座千年古寺的价值不在于香火旺盛与否,而在于其间闪耀的人文光辉。近千年间,有过多少造诣深厚的高僧入主庙堂?有过多少报国无门的志士在此削发?

祥光寺有许多闪耀着佛教智慧光芒的对联、门联。例如:

    寺院对联

上联:祥云绕古刹佛言点化名利客

下联:光彩照禅堂真经唤醒梦中人

横批:祥光古寺

                      山门门联 

上联:寿高鹤龄来日方长任汝修愿且修身

下联:山青石耸今朝登峰始觉无为又无心

横批:寿山宝刹

 

      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

     斋斋斋斋斋戒斋斋斋戒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杨子敬练武场:杨子敬,梅县松口人,清代后期武举,因仕途坎坷,不满当朝,弃官削发为僧。他发动当地华侨和宗教界人士募集资金,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以花岗石为主要材料,将王寿山新庵祥光寺重修扩建并装修一新,建有石门楼、石窗、石室、石台阶、石甬道、石天井、石柱、石水缸等。随后他任祥光寺主持。杨子敬是武举,少林武功高强,传说他能飞檐走壁,在粤东地区颇有名气。他安排有声望的老和尚管理寺内佛事,其精力花在招生武僧门徒和早晚习武上。一时间,该寺和尚和居士近二百人,非常热闹。练功器械有耙头、钩刀、棍棒等行当,还有练武石具,如石斗笠、石磨盘、石风炉、石柱条、大小石球等。这些石具至今仍在祥光寺左侧当年练武场的荒坪里。石斗笠为四方形,尖顶,戴在头上练头、颈、腰功。传说,当年杨子敬戴上那顶石斗笠,从祥光寺下山前往10公里外的尧塘圩赶集,一来遮凉,二来显显武举的威风。石风炉是仿峰市副榜炉造的,炉膛烧木炭,是为煮鸦片而特制的。要扇灰旺火时,杨子敬随手将风炉托起,用嘴巴向风炉门吹风,以此练功。

http://s12/mw690/006pjxCJzy7pECmbj994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