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德标石杰
刘德标石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66
  • 关注人气: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愁----人杰地灵的石杰村

(2016-11-30 17:11:53)
标签:

情感

文化

历史

图片

教育

分类: 家乡美

               乡愁----人杰地灵的洪山乡石杰村

石杰村位于永定县洪山乡政府之南的王寿山下,以“人杰地灵”而称“硕傑”。“硕”古代与“石” 相同,“”(音jié同“”,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革命期间简写为“石杰”。

地形:石杰村是一个自然村,地势平坦(只有岗子上和勇上地势比较高),四面环山。东与水香坑、龙骨石、五坑村相连,南与峰市镇桃泉、高山村毗邻,西与洪山乡中村、罗寨下接壤,北与洪山乡田梓村、李坑村相衔。面积5平方公里,距洪山乡政府4公里。

http://s7/mw690/006pjxCJzy76P7PPBR4e6&690
                    (石杰村地形图) 

历史沿革:石杰村在明、清时属上杭县辖地,称折溪乡。1940年划归永定县管辖,建国后改为硕傑村。曾设立中山管理区,辖中村(罗寨下、李公斜、林地华)、西联(水香坑、龙骨石、河口、吉西山)、五坑(树窝里)、东联(高山、枪子斜、寨上);后改为中石大队,辖中村、石杰、罗寨下、李公斜、林地华;再分为石杰大队,1984年复称石杰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全村174户,计813人。

村组织:在中石大队时,石杰村分为:第十生产队(包括上村、溪背)、第十一生产队(梅子角)、第十二生产队(包括坵陇、坑子唇上、大桥头)、第十三生产队(包括岗子上、勇上)。石杰村时,由溪背、上、新屋(梅子角)、大桥(包括坵陇、坑子唇上)、勇上(包括岗子上)村民小组组成。

青山:虎前凹、耙子顶头、老虎石、佛子岗、高斜等山林。山林面积1258亩。

绿水:石杰大溪主流源自王寿山的山泉,溪水经中村、罗寨下进入石杰村。支流有从陈井塘流入上村的小溪,从五坑村流入的小溪,从虎前凹和勇上、岗子上的小溪经坑子唇坵陇流入大溪(水口里)。大溪小溪蜿蜒贯穿全村由西而东流向汀江。沿溪而下有十二景观:砻钩滩、澎渤滩、锅子潭、大桥潭、树壳潭、碧子嘴、福岩、棺材岩、老虎岩、印石、龟子石、沙磨石、锅子潭

耕地:全村有耕地面积975亩,以种养业为主。耕地主要有:水云洞、高斜、深塘里、码头上、树山坪下、祠堂下、罗星宫、盘子墩上、水口里、圳子下、狮屋下、打铁厂、洋坑里、十二背头、细山角子、长山尾、桃树山里、公王边、梅子窝、圳坑里、桂竹窝、山后、窝子潭、陈井塘、狮公塘、杨梅坑、蛇窝里、田鸡窝、山坝塘、李子坑、老虎石、乌石下、虎前凹、曾扁下、老虎窝、乌石头、牛屎塘下、楼背、牛坪下、枫山下、寨子上、小片里等。

 道路村中有5条乡村路,一条沿大溪上游至罗寨下、中村,一条沿大溪下游至龙骨石、水香坑,一条通往五坑村,一条穿过佛子岗往陈井塘至洪山街,另一条越过虎前凹过里坑村到洪山街。上世纪70年代,沿大溪上游至罗寨下的农村公路开通,连接峰市至洪山乡。

http://s13/bmiddle/006pjxCJzy76P7MlcxC8c&690
                   (历史悠久的石杰村乌石头茶亭)

宗族:溯源由上杭中都田北十一郎公之子念五郎公迁此开基,从元朝开始,历时600余年,是广东松源、江西修水,福建宁德、南靖,永定峰市镇寨头村、大圆小坑里,城郊上下斜、兰地等地刘氏发祥地。宗亲体系型似树状,枝繁叶茂:一个始祖(十一郎公),二位世祖:金山公(6世祖)、满山公(6世祖),五个族系:金山公后裔的登龙公、汉元公族系,满山公后裔的志衡公、志宣公、志睦公族系。故有几个祠堂:全村的祠堂(原在树山坪下),及上村、下村、乌坵陇、勇上的祠堂等。

http://s9/mw690/006pjxCJzy7qzRFtdGM58&690

http://s10/bmiddle/006pjxCJzy76P7SNSxb99&690
                        (移民前夕的一祠堂)

名人:志衡公裔孙十八世祖刘清波,官拜钦赐国字监学正。志睦公裔孙十八世祖刘明千(刘日章),清道光十三年进士,历任贵州普安知县、贞丰知州、江苏镇江府知府。二十世祖刘乾赐,职直隶州州同,儒林郎,诰封二代,敕封儒林郎;二十一世祖刘庭珠,官授钦加五品,知御赏戴兰翎。

古迹:村东水口里的五层罗星宫是硕杰村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高约25米,建于清代嘉庆十二年,与王寿山大扁石(又名大板石、蜡烛石)遥相呼应。

http://s6/bmiddle/006pjxCJzy76P8caNUNb5&690
                     (石杰村罗星宫) 

  村里有六世祖金山公祠堂、满山公祠堂,八世祖志衡公祠堂、志宣公祠堂、志睦公祠堂,十五世祖永纶公、永纪公祠堂,以及十六世祖裔麟公祠堂等。有永纶公祠堂的“纶垂渭水”(乾隆二年,1737年)、五棚楼的“凤鸣呈祥”(乾隆三年,1738年),清道光皇帝给明千公的诰封(道光十四年仲冬月,1834年)、给乾赐公的诰封(咸丰八年孟秋月,1858年)等牌匾。村中各个祠堂前耸立有许多大小高矮不一的石桅杆,是为村里学子参加科举考试榜上有名或担任高官而设立的,供后人瞻仰。可惜,在文化革命时期被毁。

裕和烟荘,十六世祖占麟公在乾隆年间创建的,搬迁前的建筑是清朝末年二十一世祖云蛟公及其儿子恩泽公所重建的。生产的条丝烟成为朝廷贡品,被清乾隆皇帝赐名为煙魁,享誉天下,并在南洋劝业会和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石杰保存的煙魁题匾现在转由福建省烟草专卖局保存。

http://s6/mw690/006pjxCJzy7qzRtkywZd5&690

http://s2/small/006pjxCJzy76P87hyKd61&690

               (乾隆题写的“煙魁”匾)

土楼:有在清代乾隆三年落成的名列洪山土楼榜首(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屋身最高)的五棚楼(五层),宽裕楼、清山褛、云竹楼、聚德楼、德兴楼、和忍楼、逢源楼、长春楼等著名土楼建筑,乌坵垅的“大夫第”等古建筑。在岗子嘴上,原有大片建筑,应是裔麟公的后裔的房屋,还有高达的牌楼,在民国时期开始破败,村民移居香港等地。

http://s1/mw690/006pjxCJzy76P7wdWqkc0&690
                      (石杰村五棚楼)

 教育:有完小学校一所,建国前为鼎升学校,建国后改为中石小学、石杰小学,供中村、西联、五坑等地的学子就读。1977年至1979年曾设立初中部。校址,五六十年代在树山坪下的村祠堂里,后在打铁厂旁建了新学校,20世纪70年代在原树山坪建新校。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有百余名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

戏剧:有木偶戏、汉剧等,“文化革命”期间,还演出过革命现代戏《智取威虎山》。

医疗:20世纪50年代设有药房,有医生。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赤脚医生,设有医疗站。

搬迁:2000年,因国家重点工程棉花滩水电站建设需要,村庄变成水库(龙湖),全村村民整体搬迁,其中126540人移民在永定县西溪乡礼田村樟树墩安置,仍保留石杰村建制,称西溪乡石杰村;48273人与五坑村未外迁的移民安置在洪山乡陈井塘组成抚石村(包括部分自行择地居住在洪山乡范围内的移民);此外,也有部分自行择地迁往凤城镇和投亲靠友到各地的。

乡愁:家乡在哪?西溪石杰?洪山抚石?洪山石杰?二零零零,泪入龙湖。

http://s4/mw690/006pjxCJzy7fa2Q3EEb43&690

http://s8/mw690/006pjxCJzy7fa2QEUPZ37&690

http://s15/mw690/006pjxCJzy7fa2ReOrY2e&690
        (移民前的石杰村部分民居)

为感激生我养我的故乡----洪山乡石杰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用洪山、石杰作为笔名,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文章。

(洪山乡石杰村已不复存在,以此文作纪念。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石杰村族谱)


附录:

石傑村史贊

刘树先(博主父亲)

石傑原是溪鄉,            八世睦公有祠堂,

村頭有座福公王,            坐東向西大象行,

龍溝灘頭龍嬉水,            書香門第萬里香,

九曲溪水流汀江。            代代兒孫赴科場。

 

七層羅星擺水流,            門內廿五石鼓子,

滿堂佛主佑村民,            門前池堂開蓮花,

又有名揚沙禾石,            出門左下九石階,

龜子石下金龜遊。            塘坎桅杆龍攀登,

擺水公王勤護水,            五條田塍如幅畫,

吳東拱橋跨水流,            三條石板往人行,

萬里河江飄玉帶,            水電移民禮前村,

一輪明月像金球。            願望後人記在心。

石傑開居羊坑尾,            雙千龍年遷新居,

祖先立志開荒地,            石傑居住樟樹墩,

六百年前開基祖,            村民花園欣賞月,

 

念五就是創始人。            笑語香花度夢鄉。


转:记住乡愁

        刘志海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原龙岩市永定县洪山乡硕杰村水口罗星宫,为原硕杰村标志性古建筑,罗星宫犹如勇士镇守在硕杰村的东大门,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高约25米,共五层,三层以上楼身为八角形,雕梁画栋,美仑美奂,古色古香。罗星宫从远处看,巍峨屹立,甚是壮观.罗星宫是一座神庙,安奉有菩萨,供人们一年四季拜敬,祈求保佑众生平安吉祥。罗星宫大门对联,上联:文华高擎凌北斗,下联:神光普照镇东关.罗星宫建于清朝嘉庆十二年,因建棉花滩水电站(60万KW),2000年12月18日下闸蓄水后被湖水淹没,而今乡愁无处追寻。

乡愁是一帘幽梦,

乡愁是一湖清水,

乡愁是一朵白云,

乡愁是一幅画面,

乡愁是一碗清泉,

乡愁是一杯醇酒。

注:

1、原龙岩市永定县洪山乡硕杰村,为刘氏十一郎公之子念五郎公后裔祖籍地;

 2、福建省棉花滩水电站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峰市镇汀江干流棉花滩峡谷河段中部,2000年12月18日下闸蓄水,2001年12月9日举行了梯花滩水电工程建成投产发电庆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