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弗朗兹的故事》的感想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好书是一把钥匙,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好书是一艘舰船,引领我们开往知识的海洋;好书是坚固的阶梯,使我们攀登知识之峰,好书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不迷失方向。
最近与儿子一起读了《弗朗兹的故事》,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是六岁小男孩弗朗兹成长的故事。作者用幽默的笔触、巧妙的构思,把一个个生动、清晰、可爱的小男孩形象活生生得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最让我感触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二是《乞克察克老师》,这个章节是描述由于老师不够平易近人,而导致弗朗兹一家人称老师为粗鲁、直筒子、不讲方式的“乞克察克”,奶奶用特殊的方式,让“乞克察克”老师变得和蔼可亲。也许是地域文化的差别吧,我不太赞同给老师起外号的行为,因为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习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任重而道远的光荣使命,素为人伦典范、世间人榜样的老师,应该得到至高无上的尊重。儿子说:“‘亲有过、谏使更
四是“找奶奶”,
这本书中实录的生活化场景把一个调皮、天真、正直、善良的男孩丰富的内心和情感一点点刻画地淋漓尽致,弗朗兹思维逻辑能力特强,自编“六频道”电视剧外星人,讲一个星期不用打草稿!这本书中没有用太华丽的词句,但句句不失幽默,常常会令人捧腹大笑;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充满着无声的爱与温暖,童趣十足,弗朗兹仿佛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作者高超的叙述技巧,宛如一块富有磁力的磁石,会把我们的心紧紧地吸在它的磁场之内,拿起来就不舍得放下,且回味无穷,使我们在这个普通无奇的故事中感悟人生,体味真情,启迪智慧,享受读书的快乐!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当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不健康地信息正悄无声息地向我们的生活环境渗透,欲于孩子不染恶习、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必须为孩子建立起坚固的心灵防火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使孩子做到:不玩不法游戏,不看不良电视,不看不健康书籍,读好书,读圣贤书,长养慈爱之心,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