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尤金散文两篇

(2016-06-02 14:54:52)
分类: 教育教学

 《古井》

有一类人,像古井。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可是,有一天你渴,你站在那儿掬水来喝,这才惊异的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的深,深不可测,掬上来的水,竟是那么的清,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

世人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拥有的抖出来让别人看,肚子里有一分的,他说有两分,有两分的呢,说自己有三分,余此类推。

 “有麝自然香”,已成了惹人发噱的”天方夜谭”;“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正因为这样,一旦发现了古井,便好似掘到了金山银库,有难以置信的惊喜——以为它平而浅,实则它深又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知而不言,你掬了又掬,依然掬之不尽。每回掬出来的话语,都闪着智慧的亮光,你从中得到了宝贵的启示,你对人生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这口古井,不肯,也不会居功,它静静伫立,看你变化,看你成长,你若有成就,它乐在其中而不形诸于外。

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

附: 尤今的《古井》赏析

尤今,新加坡女作家,原名谭幼今,出生于马来西亚,成长于新加坡,毕业于南洋大学中文系,获荣誉学士学位。尤今酷爱写作,至今已出版小说、散文、小品、游记、报告文学等50多部图书。她的作品还散见于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泰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的报刊杂志上。她以写游记小说见长,主要作品有《沙漠中的小白屋》《迷失的雨季》《那一份遥远的情》《浪漫之旅》《太阳不肯回去》《尤今小说精编》等。梁羽生先生曾评价其作品:“古人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我似乎也可以说尤今的小说是‘小说中有游记’”。

尤今的作品.风格细腻,内容真实、真诚、真挚地反映了现实生活里的人和现实生活里的事,并更关注现实人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人生感悟。

《古井》一文,作家独具匠心地捕捉住“古井”这样一个物象来寄意言情,通过描写其“才美不外露”,“不肯,也不会居功”,为现代生活里那些竭力给人以恩惠而又不愿张扬的人士呈上了一首深情的赞美诗。

     古井有古井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在于“美不外露,大智若愚”:“古井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多看它一眼”。可是,有一天你渴了,“掬上来的水,竟是那么的清,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古井的达观与超脱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口古井,不肯,也不会居功,它静静伫立,看你变化,看你成长,你若有成就,它乐在其中而不形诸于外”。

在如今喧闹、繁华的都市里,可能已看不到一口古井,它已被高楼大厦所淹没,它已被世人所遗忘。现代的人们追求更多的是时尚和新潮,反而丢弃了许多最原始最真实的东西,人们的内心变得浮躁,变得虚荣,人越来越变得不容易满足,一切似乎都在向“钱”看,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手段,于是,狂妄骄傲被说成是张扬个性,谦虚谨慎被斥之为落后无用,而那种安于现状,实实在在的生活或人生更是被人所摒弃。在这种背景下,尤今笔下的这口保留内心的纯真、保持自己淳朴的个性的古井,显得更难能可贵。

 “古井”显然是那些“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类人的写照,但其实又不局限于此。生活中我们可发现还有更多更有意义的“古井”。亲情是一口“古井”,友情是一口“古井”,爱情是一口“古井”,它们带给人以幸福和快乐,让人随时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甘美与清醇,也让人以一颗诚挚的心来回报生活给自己的种种关爱。

现代生活中,人们心灵深处更需要有这样一口“古井”。在孩子的生活中留一口“古井”,在老人心灵中按一口“古井”,在亲朋好友中树一口“古井”,在同事中间放一口“古井”,我们这世界就能更和谐、更完美。

文章抑扬相生,巧于对比映衬,显示出构思之巧,笔法之妙。

 

 

地图【尤今】

   是先爱上旅行,才学会钻进地图里的。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地图。单独成张的、合辑成书的、精装的、平装的、圆形立体的、平面挂式的,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一决定了旅行的目的地后,便把形形色色的地图找出来,伏在桌子、趴在地上,一面细细地看,一面频频地用红笔把各个大城小镇勾勒出来。

     地图,是越看越有韵味的。

     有趣的是:每一个国家的地形,看得久以后,便会慢慢地幻成另一样东西。

     印度,是飞在空中一个菱形的风筝。

     奥地利,是一支横放的小提琴。

     日本,是太平洋与日本海之间一条优哉游哉的鱼。

     乌拉圭,是不小心滴落在地上的一滴水。

      阿根廷是美味的蛋卷冰激凌。

     智利是一长条被绞干水分的布。

     只要运用了一丁点的想象力,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转换成一个有趣的物体。

     你在这“物体”里填进山脉,填进河流,准确地画出各个乡镇、各个城市的地点,然后,慎重地把它和你的护照放在一起,上路去了。

     一踏进你护照签盖的那个国土,你便惊喜地发现:原本平平地躺在背囊里的那张“地图”,蓦然放大了无数倍,生龙活虎地在你的面前站了起来。

     远远近近的山峦,含情脉脉地看着你,相看两不厌;波光粼粼的河流,以潺潺的水声向你表达它热诚的迎接,百听而不厌。

     曾经被你用红笔圈着的那个大城那个小镇,全都奇迹般地活在你面前,你虽然切切实实地踏在它上面,可是,心里却还疑幻似真,甚至患得患失,担心它像春梦一样在顷刻间了无痕迹地消失掉!

     住在这个立体的“地图”里,你耐心地印证书本所给你的知识,你细心地发掘书本所不曾给你的资料。你探索、你思考、你咀嚼、你消化。

     当你背起行囊离开时,你挥别的,再也不是一块陌生的土地了,它已成了你记忆之库中无法磨灭的一位“贴心老友”了。这时,谈起了这个国家,你已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观感。

     印度的确像风筝,但是,它像一只飞不起来的风筝。它很努力地在挣扎,然而,众多的人口沉沉地压在风筝上面,它挣扎得再辛苦,依然还是起飞不了。

      奥地利呢,不折不扣地,就是一支小提琴。整块土地,布满了琴弦,人们轻轻地踏上去,美妙琴音处处飘。

 

     乌拉圭果真像水,晶莹剔透、玲珑可爱。无论是民风、同情,都叫旅人眷恋又怀念。

     说阿根廷像蛋卷冰激凌,它名副其实。表面上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气象,然而,日日贬值的货币,却是人们生活里挥之不去的阴影。正像融化以前的冰激凌,美丽又美味,一旦开始融化,口糊、手黏,狼狈不堪。

     将平面的地图和立体的地图互相参照后得出一个新的观感,是我旅行时百玩儿不厌的一种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