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对于低年级语文课堂深度学习有感
(2017-03-24 11:03:19)
自从了阅读《深度学习的7种有利策略》后,回顾以往的教学,发现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课堂现象的分析、策略、途径更值得我们深思。请大家跟随我参照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课时教案以如何促进深度学习为目的进行分析和诊断。
教学过程(现象描述):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江南,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出示韵文。
二.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
2、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分组读。
4、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6、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三. 边读边想。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 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点名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齐读。
课堂不足之处剖析(问题诊断):
深入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对策:
首先我们要树立本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先帮助学生进行搜集背景知识、激活先期知识的过程,这有助于引发我们思考、学习的欲望、发现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教授研讨当前单元,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程度,如:我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会用什么、哪个内容更重要或更有趣、哪个内容给我带来了新的困惑等等,要理清我们所学内容的知识轮廓和相互的关联。最后再联系新旧知识点,要有所停顿和反思,对知识咀嚼回味会是我们对所学有更好的消化与吸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