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让孩子做班级的主人——一年级班主任案例分析
(2016-05-13 09:16:08)2014年9月1日,思贤小学一年五班教室里走进了42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刚从幼儿园毕业,经过一个暑假的放纵,来到一个全新的学校,像刚一群刚刚飞停在枝头的小鸟,抑制不住的兴奋劲儿使他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我——他们的班主任,只比他们早了五天来到这个学校,自己还没有适应这个新的环境,面对这群活泼的小鸟,我的脑筋第一刻就处在了轰炸的边缘。
于是我用力拍着桌子,使劲扯着嗓子喊:“一,二,三!”,这群小鸟们非常配合我大声地回应:“坐坐好!”。于是教室里回复了片刻的宁静,不须一会,吵闹声再度袭来,我再拍桌子,再喊口号,再安静,再吵闹,如是反复。一天下来到放学时,我已是精疲力竭,而这群孩子们直至在校的最后一刻,都还是一个个兴致盎然,情绪高涨。
下班后,被这群孩子折磨了一天的我开始琢磨:孩子们这是把学校班级当成了一个大的乐园了啊,早上爸爸妈妈送到这个大乐园,找到各自的小伙伴,聊天,游戏,课间活动可以到操场跑跑玩玩,饿了老师会带到餐厅去吃饭,吃完饭回教室,啊,困了,趴着睡会觉,睡完觉听听老师唠叨几句,放学喽,爸妈接我回家喽。他们还当自己是幼儿园小朋友呢,可是,他们现在每天走进的是小学一年级五班的教室,已经是一群小学生了,作为班主任的我,该怎样让他们转变过来呢?
我思来想去,想到低年龄孩子在游戏中,最爱模仿大人,如:老师,家长这些有权威的身份。我何不让孩子在这场转变中反客为主,自己做班级的主人,自己管理自己?
等到第二天,我挪出一节课时间,专门给孩子们开了一个非正式的班会。我告诉孩子们,我是这个班级的班主任,但是我不想一直管着他们,因为大家每个人都是主人,这个班级应该交给主人自己来管。但是呢,这个班级有点大,主人有点多,如果每个人什么都去管,大家都太累了,也太乱了。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来想想该怎么管呢?于是小朋友们叽叽喳喳讨论开了,有人提议说选个班长,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那么该选谁做班长呢?我继续请孩子们举手,毛遂自荐,觉得自己适合做班长的可以站起来说说理由。于是大家踊跃地举手,安静地等待发言。其中李想同学的理由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她说:“我认为班长就是要帮助老师,团结同学,学习带头,助人友爱。”经过班级全数同意,我们一五班的班长就选好啦。选完了班长,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选了班级里的副班长,组长,各科课代表等职务。
为了让班级管理更加细致,我就和孩子们商量,是不是把教室里的环境也管管,把每个老师不在的时间也管管,把同学之间的关系也管管?当然,所有这些,我只做适当的引导,主动权还是这些小主人的。桌子椅子下课时候乱了怎么办?龙思颖举手自荐当班级里的桌椅小管家,课间在教室里巡视,哪里不整齐了帮忙整理一下。教室里的植物干枯了怎么办?鲁薪宇举手自荐当护绿小精灵,定期给植物们浇浇水。同桌作业一直课上完不成作业怎么办?毕怡凡同学自荐当学习互助员,在课后时间帮助同桌王磊完成作业。早上来的早的孩子在教室里无所事事乱吵闹怎么办?每天来学校最早的陈方侯自荐当班级的晨读监督员,每天带领同学晨读。放学后值日教室里一团乱,谁来指挥打扫?好吧,每天安排一位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当值日组长,一边带头打扫一边指挥大家。
在这样孩子自主的有序的管理下,整个一年级五班居然也开始井井有条起来,分配到职务的同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分配到职务的同学也积极管理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初步的班级管理措施中,我作为一个新上任的班主任,真正做到的很少。我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们做这个班级的主人,让他们从管理自己开始到配合整个集体,从关注自己的个人感受到关注整个集体的成长。大多数时候我做一个旁观者,看到他们做得棒了,给他们鼓励;做得不够适当提醒。我这个一年级的主任和他们这些一年级的主人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