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动虹吸管实验

(2016-07-28 16:13:46)
标签:

历史

  自动虹吸管

实验由来:

       虹吸管的游戏很多人都玩过了:把一杯水放在高处,拿一根塑料软管,一头浸入水中,另一头放在低处,用嘴吸一下,水就会通过管子源源不断地流到低处。
      
但是这个实验的玩法却不一样!我们只要把一根管子插进水杯里,不用靠嘴吸,杯子里的水就会自动流出来。
实验材料:
      
一根塑料软管、一段略微粗一些的铁丝、一卷胶带。

实验步骤:
           1、把铁丝弯成下图中的形状,类似"M",但是左边下端要长,高点要略高。

             http://s8/bmiddle/006p90Aczy73BFO14ft87&690

 

 

2、如下图,用胶带把塑料软管绑在铁丝上,铁丝的用途就是固定软管的形状。

http://s9/mw690/006p90Aczy73BFS96Pe38&690
3、把形状固定好的软管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只留最左端那根最长的管子在外面。

http://s16/mw690/006p90Aczy73BFUKijZcf&690
4、你会惊奇地发现,容器里的水源源不断地顺着管子流了出来!

http://s9/bmiddle/006p90Aczy73BGaV8daa8&690

 

 

实验原理:

                 http://s1/mw690/006p90Aczy73BGOGpvW70&690


   一开始要把管子12完全浸入水里。当水位刚好越过A点时,水就会通过管子12进入管子3。根据连通器的原理,管子3里的水位高度等于A点高度,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过B点,就是说不会形成虹吸效应。这是根据一般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
      
但是问题在于,当水经过管子1进入管子23的时候,水里会混进一些空气。这些空气是管子中原来就有的,当软管比较细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气泡。大家都用过类似经验,向细的软管里灌水,要完全赶走气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我们之所以把管子设计成这个奇怪的形状,目的就是要生成气泡。
      
这样管子3里就有很多夹杂着气泡的水柱,混合物的密度降低了,产生的压强也低了。根据连通器的原理,3里面的水柱必须比管子12里的高,才能产生达到平衡的压强。这样一来,3里的水柱就有可能高过B点,进入管子4。进入管子4的水柱在重力作用下一直向下,直至产生足够的吸力,开始虹吸效应,把容器里的水源源不断地吸出来。

 

注意事项:

1B点不能比A点高太多。

2、管子不能太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