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清明浸润童心

标签:
教育育儿 |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这温暖的春天里,我们即将迎来“清明节”。这一源自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的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意义,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园开展了“浓情清明 浸润童心”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的到来,意味着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的开始了。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
活动中,老师们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了清明节的意义、由来及风俗。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的不同。知道清明节有扫墓,放风筝,吃青团,踏青等习俗。小朋友们还跟老师一起学习了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通过本次清明节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使孩子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学会感恩和尊敬长辈。同时感受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感情。
森林防火倡议书
因清明将至,上坟祭祖、踏青春游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要注意祭祀时严禁用火,不在易引起火灾的林间、草地等处燃放烟花爆竹。积极倡导用植树、送花等方式文明祭祖。
我园也向各位家长发起森林防火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近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为切实加强幼儿的森林防火教育,提高幼儿的防火意识,防范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向您提出以下倡议:
1、严格遵守野外火源管理“八不准”规定。即不准在山林中乱丢烟蒂;不准在野外点荒火;不准烧田坎、烧田草;不准在野外烧火取暖;不准在野外烧烤食物;不准在野外烧水做饭;不准在山林中燃放烟花、鞭炮;不准在山中用火烧蜂、驱赶野生动物。
2、倡导祭祀新风。希望您为孩子做好示范,带头不在野外用火,自觉摒弃烧纸钱、焚香烛、放鞭炮等祭扫陋习,提倡网络祭祀、远程祭祀、居家追思、线上献花、留言寄语等方式缅怀先祖、寄托哀思,杜绝因清明祭祀造成森林火灾。
3、强化安全意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做为学生,一定要本着“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千万不要上山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如发现火情,请及时拨打森林火警电话“110或119”,详细报告着火地点及位置,便于森林消防队员快速到达火场进行扑救。做到“早发现、早报警、早扑救”。同时,严禁占用和堵塞消防车通道,请自觉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4、履行监护责任。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应教育孩子不上山玩火,不在野外点火,请您加强对孩子的森林防火教育,监督孩子不在野外玩火,杜绝因孩子玩火造成森林火灾。
5、树立法制观念。根据森林防火的有关规定,对违反森林防火规定而引起火灾,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损失,情节和危害后果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绿水青山呼唤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风调雨顺源于森林与生命相互依存,让我们同心协力,防火护林,为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