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鸡孵化观察记录(完整版)

(2018-08-13 18:27:11)
标签:

科学实验

 几年前在老家看过母鸡孵蛋的情景。外婆把母鸡和受精鸡蛋放在一个大大的篮子里,接着把篮子放在楼梯底下,静静地等待小鸡出壳。那只母鸡孵蛋很有耐心,一刻也不曾离开过,同时也很凶,眼睛红红的,不让人靠近。等到鸡宝宝全部出壳了,母鸡才肯离窝。从孵蛋开始到结束,母鸡瘦了好多。

 今年暑假,我也想孵一次鸡蛋,全程跟踪小鸡的孵化过程,于是从网上买了简易孵化器和受精鸡蛋,开始了孵化历程。

一.孵蛋过程记

7月20日  星期五  孵蛋第1

      妈妈在淘宝网购的10枚受精鸡蛋今天终于到了。一拿到包裹,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检查,这次的运输很棒,所有鸡蛋都完好无损。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EXIbKy02

       检查完鸡蛋后,我将家里的孵化器重新插电,温度调到37.8。同时,给孵化器内部注水100毫升,这样就可以保持湿度40%--80%啦。这方法是一位叔叔告诉我的。如果有个测湿度的仪器就更方便啦!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EXP9HJ13

  一切准备就绪,小心翼翼地放入鸡蛋后,就开始了小鸡的孵化之旅啰!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EWGgea3e

 

 7月27日   星期五  孵蛋第7

照蛋看血丝

从第一天到今天,每隔两天,我都通过孵蛋器外面的注水孔加一次水,一次加50-100毫升。而且,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鸡蛋翻身,晚上睡觉前也翻一次。早晚两次的翻身,一次都没有少哦! 今天是第七天,可以照蛋看看鸡蛋有没有变化了。

晚上,关了灯,我用手机电筒进行照蛋,一个一个地照着。当灯光打在鸡蛋上时,鸡蛋变得红红的,像极了红月亮。但最让人高兴的是我真的看到了血丝!一条一条的血丝,像一条条连接在一起的细绳,游离在蛋液中。有血丝的鸡蛋才能继续孵化成小鸡。十个鸡蛋中有六个鸡蛋有血丝样,其他四个一照都是通红透亮的。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EXFJ2tf5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EXdWgT87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HjN3tZd7

 
  没有血丝的四个鸡蛋我没有拿掉,说不定还有奇迹发生。

 8月4日  星期六   孵蛋第15

继续等待中

每次翻蛋的时候我都好希望鸡宝宝已经孵出来了,但是它们仍是安安静静地,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前天有一只鸡蛋不小心碰到,打碎了。今晚给剩下的九个鸡蛋照,结果发现鸡蛋要么是什么都没有,要么里面只有黑影,看不到血丝了。是怎么回事呢?奶奶告诉我,这是小鸡在发育。原来如此!我还以为鸡蛋坏了呢。

有黑影的是在发育,没有变化的鸡蛋就没法孵化了吧?明天晚上再照一次,用记号笔把有黑影的5个鸡蛋做了记号,这样就不会搞混了。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EUkLxb3 

 8月5日  星期日 孵蛋16天

晾蛋啦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从今天开始要给鸡蛋晾蛋喷水了。

 晾蛋,打开上盖一条大缝隙,晾蛋5-10分钟左右。温度不低于33度。晾完蛋,用小喷壶每天给种蛋喷水,早晚两次或早中晚三次。一次全部鸡蛋总共喷两三下,水温不低于37度。

喷水是为了补偿胚胎水份,可以使蛋壳变脆,有利于小鸡破壳。不晾蛋喷水会把鸡蛋闷死。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EH5uRd5

晚上照蛋的时候,给有黑影的鸡蛋做了记号,没黑影的也放在旁边,做个对比。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Enzwy56

 8月7日  星期二  孵蛋第18天

冲刺阶段

 

从今天开始,孵蛋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继续早晚两次的晾蛋和喷水,但是不再给小鸡翻身了哦。好期待啊,很快就可以看到小鸡了。

 

   8月9日 星期四  孵蛋第20天

小鸡出壳了(比预期的早了一天)

早上七点,准备继续晾蛋和喷水时,发现有只小鸡已经快出来了,还有一个鸡蛋有点破裂,马上要破壳了!这个时候不能帮忙破壳,要小鸡自己啄破出来,这是适应的过程。帮忙破壳会使小鸡陷入生命危险。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DZc9h17

  

果然,早上十来点,第二只(2号蛋)小鸡啄开蛋壳,小小的脑袋奋力往外爬,终于自己爬出来了!我本想马上把它挪到为它准备好的干净小窝,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刚孵出来的小鸡还不能马上转移地方,要等到小鸡毛干了再拿出来。好吧,那就等等吧。 刚出壳的鸡宝宝全身湿漉漉的,看着很弱小,叫声却很清脆,还不时晃动身体。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DKNdw2a

 

那吃什么呢?根据经验,妈妈说先给鸡宝宝喂凉白开,8个小时以后才可以喂食泡软的小米。中午的时候,我找来了一个纸箱子,鸡宝宝有了自己的家。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DuR5Rdf

   

结束语:10个鸡蛋,摔了一个,9个鸡蛋孵在孵化过程中形成黑影有5只,分别标记1,2,3,4,5,最后标记2号和4号的蛋孵化出了两只可爱的小鸡。

第一天和第二天,小鸡一直叽叽叽地叫着,并不吃东西,

第三天才开始吃泡软的小米。不过不是低头啄米,而是妈妈放在手心里给它们吃的。看着他们吃米的样子,我也试了下,当小鸡啄米时好痒!它们吃的很认真,一粒不剩。掉在地上和放在盘子里的却不吃。

小鸡还会互相打闹呢,当看到对方嘴上有米粒时,就毫不犹豫啄过去,有点像打架。

第五天的时候,两只小鸡已经很皮了,爱撑着自己的小翅膀跳高,爱跑步,试图逃出鸡窝。而且开始自己啄地上的米了哦!这个时候不怎么喜欢吃我手心里的米了。

现在他们还显示了鸡的天性:喜欢用鸡爪搔地,还会用鸡爪搔搔身体。

随文发几张小鸡萌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8EN00SIGG.gif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Dh6Xw8a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Bjzo337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B5dHM16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ASpxY4e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AtcEG82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GmGVSc14

  

http://s8/middle/006oO7C9zy7mNFAcYry9c

  

二.人工孵蛋和母鸡自然孵蛋的对比

 

内容

母鸡孵蛋

人工孵蛋

准备工作

受精蛋、合适的鸡窝、适量棉絮和一只体积大而肥的母鸡(孵蛋期间,母鸡每天只喝一次水,吃一顿食)

受精蛋、孵化器、加水饼和小喷壶

温度要求

母鸡自带温度;母鸡在孵蛋过程中体温会升高。

设定固定的温度37.8摄氏度,湿度固定在70%-80%。有些简单的孵蛋器还需要落盘

光线要求

母鸡喜欢在温暖避风且光线暗一点的地方安静地孵蛋。

没有要求

湿度要求

母鸡孵蛋湿度适中,不需要加水。

将孵化器湿度调好后,每隔两天加水100毫升

翻蛋

母鸡出于本能翻蛋,不用人翻蛋

从开始孵化到第18天,每天早晚至少两次翻蛋,也可以早中晚各一次。

照蛋

选蛋的时候就可以照,孵蛋过程中要照蛋以确定有没有发育

6天要照一次蛋,看有没有血丝;第11天第二次照蛋,看有没有发育

踩水

18天左右,在母鸡喂食时,将种蛋取出,放入温水中。活胚蛋会浮出水面的钱币大小,静止一会儿后会左右摇晃。沉入水中的是坏蛋,要直接淘汰。浮出水面良久不动的,可能是死胚蛋。

从第16天开始,每天早晚两次或者早中晚三次晾蛋510分钟并喷温水。

(其中,母鸡孵蛋知识来自外婆和网络)


三、孵蛋收获:

1.人工孵蛋整洁,方便,但是鸡宝宝没有妈妈带领,好可怜。母鸡妈妈孵蛋时鸡蛋是干爽温暖的,鸡宝宝出生后有妈妈的陪伴,温暖。

2.人工孵蛋温度是固定的,如果是高级的孵蛋器,中间也不用翻蛋和晾蛋,等小鸡出生后换一个环境就好了。这样看起来似乎省事了许多,但是缺少了生命孕育过程带来的那份喜悦。简易孵化器为鸡蛋提供了孵化环境,期间还是得按时翻蛋、晾蛋,需要细心呵护。因为付出过,所以更加珍惜。

母鸡孵蛋时,鸡窝的温度需要人为关注,过程会有点繁琐,但是能时刻感受到鸡妈妈对小鸡的那份爱。

3.原以为要到第21天小鸡才会出壳,没想到第一只小鸡在第20天就孵化好了。查了资料才知道,小鸡孵化一般需要21天,但是根据季节会有变化,夏季1920天也可能孵化出来,冬天可能需要2224天。这让我明白实验也要遵守自然规则。

4.当第一次照蛋看到里面的条条血丝时,我好激动,这个是鸡宝宝的生命初期!当血丝变成了黑影时,我有点小担心,也有点小疑问:这是生命的变化过程吗?当鸡蛋破了一点点,小鸡马上要出壳时,我欢呼雀跃,好期待它马上出来,但是不行,还得耐心等待!当鸡宝宝终于破壳而出时,我只想把它捧在手里,可是还得等它身上的毛干了才可以抱抱它!这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孕育过程需要呵护和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