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加工后金手指变色工艺案例分析

标签:
金手指变色分析pcba加工pcba加工厂 |
一、现象描述
在某pcba加工组装后,发现金手指出现了严重变色、黄斑、黄点和黑块等缺陷,如图1和图2所示。该金手指的金镀层采用ENIGNi(P)/Au工艺。
http://s15/mw690/006oJEBkzy7m7DlCm2qee&690
图1金手指变色和黄斑
http://s16/mw690/006oJEBkzy7m7DmA4y36f&690
图2金手指变色、黄点及黑块
图1和图2分别揭示了金手指表面变色、黄斑、黄点和黑块等缺陷的表面形态,从对上述各种存在于金手指上的缺陷的局部放大照片来看,它们均属于一种腐蚀现象。尽管变色、黄斑、黄点及黑块等缺陷表现的表面形态各有差异,有些差异还很大,但其本质都是一种腐蚀现象,只不过受到腐蚀的程度轻重不等而已。
二、形成原因
1、变色
局部放大后的变色表面,如图3所示。从局部放大图中可以看到,颜色变深的点均发生在金面的凹坑上,这些凹坑实际上均是金层的针孔。透过这些针孔使其底部的Ni受到了氧的侵蚀从而使颜色变深。这些颜色变深点的集合,导致了金手指表面大面积变色,如图1。
http://s8/mw690/006oJEBkzy7m7DnALIPc7&690
图3局部放大后的变色缺陷外观
2、黄斑
从图2(c)黄斑局部放大图上可以看到,黄斑均发生在已变色的金层表面个别局部小区域上,如图2(a)框内所示。从图可见,黄斑呈泪滴形,很可能是在组装过程中受到飞溅的唾液侵袭。由于唾液的腐蚀性,通过金层的针孔侵入到底层的Ni,唾液加剧了Ni层的腐蚀程度,使颜色变得更深,如图4所示。从图4可见,此时金层针孔底层的Ni层均已变黑,而且黑色的氧化镍分子已扩散到金层的表面,使金层表面变得更暗。
http://s7/mw690/006oJEBkzy7m7DoZczQ56&690
图4局部放大后的黄斑缺陷外观
3、黄点
在沉金层的表面不均匀地分布着黄色的斑纹状小颗粒点的缺陷,如图5所示。将这些斑纹状的小颗粒点进一步放大,就可以见到如图2(c)所示的表面形貌。此时的腐蚀是沿着金层的晶隙进行的,因此从放大的表面形貌看,黄点是由一个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点状或小块状组成,如图5所示。它可能是沿金层的结晶体的晶隙中附着了杂物(如清洗液之类)所致。
http://s10/mw690/006oJEBkzy7m7Dq5CfTc9&690
图5局部放大后的黄点
4、黑块
在金手指上出现的大面积发黑缺陷,如图6所示。显然这是金层表面附着了腐蚀性很强的杂物(如镀液的药液残渣、盐雾溶液等)引起的结果。
http://s14/mw690/006oJEBkzy7m7DqTmXP9d&690
图6局部放大后的黑块缺陷外观
三、腐蚀机理
由Ni镀层氧化导致的黑盘现象,仅发生在PCBENIGNi(P)/Au工艺的涂层中,黑盘现象本质上就是Ni的氧化现象,黑色Ni就是氧化镍(NixOy)。
黑镍现象的成因非常复杂,有一种理论解释为:在化学浸Au/Ni时,Ni溶解与Au沉积同时发生置换反应。当Au镀液置换反应过剧时,将使Ni层迅速氧化而变黑。
通过在Ni表面置换Au的工艺方法所形成的Au层是薄而多针孔的。针孔发生的数量与ENIGNi/Au工艺参数及其工艺过程控制有关,同时也与化学Au镀层的厚度有关。当涂层过薄或工艺过程参数控制不当时,可能造成覆盖在Ni上的Au层质量低劣,存在大量的针孔,挡不住氧化镍的上下生长,从而形成大片的黑色氧化镍。
Au本身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但由于黑盘现象发生后,此时附在氧化镍层上的Au与氧化镍层之间已无任何附着力,所以才导致大部分的Au层从金手指表面脱落,从而导致黑色的氧化镍直接暴露在外形成大面积的黑块。
这种缺陷具有偶发性,发生的位置也不确定,是一种无法预测的隐患,危害极大。
四、解决措施
1、改善PCB ENIGNi(P)/Au工艺条件和过程的精细控制,尽量增加金层厚度,减少金层针孔。
2、佩特科技小编建议对金手指采取电镀Ni/Au工艺。
3、加强金镀层后面工序的清洗处理和pcba加工组装过程中的7S管理。
广州佩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www.gzpeite.com,广州地区老牌电子加工厂,能够给你提供优质的SMT贴片加工服务,同时还有丰富的PCBA加工经验,PCBA包工包料为你解忧。佩特科技还可以承接DIP插件加工及PCB生产、电子线路板制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