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横店“秦王宫”(一)

(2017-03-08 19:44:54)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一把火烧了咸阳宫,大火三月不熄。而咸阳宫遗址,直至1959年,考古学家在陕西渭河北岸勘察时才被发现。人们相信,“秦王宫”的原型就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是秦朝国君处理朝政的地方,也是战国晚期秦国建筑水平最高的体现。它以规模庞大、形体复杂、布局严谨而著称。现在,横店仿建的“秦王宫”,占地80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仿建的大殿及各类侧殿、楼阙、宫门共27座,城墙周长约2.5公里,最高处达18米。

到横店“秦王宫”旅行观光,目的就是想“窥视”和感受秦王朝的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还有皇宫建筑带给人的视觉甚至内心的震撼。

检票口即景区正门(票价170元),城门正中有巨大的“秦王宫”门额,其上悬“王城楼”横匾(图1);城门两侧,分列“辟邪”一对。“辟邪”,系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狮,头有角,身有翅,具有祈福祛邪的作用(图2。在秦王朝时期,城门正门一般情况下是不打开的,只有举行大型活动时才会打开,如秦王出巡、命将出征、接待外邦使节等,文武大臣平时上朝议政、退朝回府,走的都是“复道”。

http://s7/mw690/006oGo2qzy79lBbWrpYb6&690
(图1)

http://s13/mw690/006oGo2qzy79lBse8bi4c&690

(图2)

过检票通道(图3),即为一片宽阔的广场,它是秦人举行大型娱乐活动和宫中禁军戒备的主要场所,被称为“秦王宫”的“前广场”(图4)。

http://s14/mw690/006oGo2qzy79lBuFegddd&690

(图3)

http://s11/mw690/006oGo2qzy79lBwZEuu3a&690

(图4)

    在“前广场”左侧城墙的转角处,有一年四季均盛开“桃花”的人工“桃花林”,这片桃花林,无时无刻都在吸引着“桃粉”们喜出望外的光临(图5、6)。在城墙四个转角的上方,各有一座“角楼”,那是士兵站岗放哨的地方(图7)。

http://s5/mw690/006oGo2qzy79lBAdBVa64&690

(图5)

http://s5/mw690/006oGo2qzy79lBCX296e4&690

(图6)

http://s5/mw690/006oGo2qzy79lBG4Bda64&690

(图7)

    广场正前方的城门叫“中宫门”。它处于“秦王宫”的中间位置,将整座宫殿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图8)。由于“前广场”是秦人举行祭天和大型娱乐活动的地方,故“中宫门”正中间的看台就成了秦王观看大型表演的位置,而大臣们就坐在“中宫门”两侧的长方形看台上观看(两侧各有一座)。在“中宫门”的左右两侧,还有一对对称的类似于大型了望塔的楼阁,叫“阙楼”(图9、10)。据考证,“阙”早在周代时就已出现,它是为了显示威严或供守望用的,后来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

http://s14/mw690/006oGo2qzy79lBIuUtDfd&690

(图8)

http://s14/mw690/006oGo2qzy79lBL4tn7fd&690

(图9)

http://s10/mw690/006oGo2qzy79lBRkxO979&690

(图10)

    “中宫门”前,有“秦兵”在巡逻和把守(图11)。这些“秦兵”,个个都是目如朗星、面如传粉、唇若涂朱、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于是,又引起了许多异性朋友的极大兴趣,有盯着看的、有追着跑的、有与之合影留念的(图12)……。我们认为,这种 “追星族” 似的狂放而大胆的行为,大概是她们为了弥补内心的某种缺憾,或者填补潜意识中的某种复杂的情感的一种表现吧……

http://s16/mw690/006oGo2qzy79lBUUQ0Ldf&690

(图11)

http://s3/mw690/006oGo2qzy79lBXg56ae2&690

(图12)

    “中宫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秦王宫”中起着防御作用。导游介绍,它由三道“机关门”组成(图13)。第一道是重达数千斤的“千斤门”,一旦关上,从外边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门打开。第二道为重数吨的“刺门”,上下都有滑道,门顺滑道向两侧开合,外露门刺,两侧近四十根,合拢后就相当给门上了约四十道门栓,同样也是牢不可破。过了第二道机关门,是一条狭窄、幽长的通道叫“复道”,这是文武大臣们平时进出宫殿的通道,也是秦王微服出巡时走的通道(图14)。第三道是一重数千斤的“闸门”,它平时高悬在半空,上边用结实的粗绳盘卷在辘轳上,辘轳旁长期放一把大斧,遇到紧急情况,用大斧砍断绳索,大门瞬间从天而降;与此同时,第一、二道门也即时关闭,中间就成了一个瓮城,形成瓮中捉鳖之势,里面被困的敌兵,就很难逃脱了。

http://s9/mw690/006oGo2qzy79lC0XAG4e8&690

(图13)

http://s4/mw690/006oGo2qzy79lC5lYEb53&690

(图14)

    走出机关重重的“中宫门”,视阈就变得更加开阔了。原来,这里是“秦王宫”的“后广场”(图15)。该广场,可容纳五、六万人。在秦时,凡大型的祭祀仪式、秦王登基大典等重大的庆典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http://s5/mw690/006oGo2qzy79lC9vgskb4&690

(图15)

    在靠近“中宫门”一侧的广场上,恰遇“钢筋刺喉”的硬气功表演(图16)。观之,可谓惊险至极……

http://s6/mw690/006oGo2qzy79lCcbE0t25&690

(图16)

    看罢表演,沿着中间通道往里走,广场的中央有8根“龙柱”,其上的龙头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代表四海归一、四方臣服(图17)。其实,这些“龙柱”是现代“华表”的雏形。如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标志。在“龙柱”的中间,人们又搭建了一个五级八边平台,其中栽有“许愿树”一棵,树前置“功德箱”一个(图18)。在这里,人们只要在红绸带上写上愿望,并系上重物,然后诚心地将其抛向“许愿树”,不跌落者即表示愿望可以成真。

http://s6/mw690/006oGo2qzy79lCBkOz3f5&690

(图17)

http://s11/mw690/006oGo2qzy79lCFBqNsca&690

(图18)

    站在“许愿树”下,抬头可看到前方一排浩瀚、磅礴、森严的宫殿,它是秦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秦王宫”里最主要的建筑——“四海归一殿”(图19、20、21)。这组宫殿,属高台楼阁式建筑,正殿居中,两侧对称分布着偏殿和望楼,它们排列有序,层次分明。据称,“四海归一殿”高达44.8米,比北京天安门还高出11.1米,非常雄伟、壮观。

http://s5/mw690/006oGo2qzy79lCIg34g54&690

(图19)

http://s10/mw690/006oGo2qzy79lCKHk1j29&690

(图20)

http://s5/mw690/006oGo2qzy79lCNmGHi84&690

(图21)

    “四海归一殿”建筑在九十九级台阶之上(图22)。台阶前有景点牌简介,“九”是阳数之首,九十九象征九九归一;“九”又通长治久安的“久”,寓意秦王朝永世相传。九十九级台阶还有一特别之处,即站在广场上,只见阶梯,不见平台,寓意“步步高升”;登上台阶顶端往下看,又只见平台,不见台阶,寓意“平步青云”(图23)。

http://s7/mw690/006oGo2qzy79lCQulz826&690

(图22)

http://s12/mw690/006oGo2qzy79lCT9efp1b&690

(图23)

    在九十九级台阶前,有昂首挺立的龙四条(图24、25、26)。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而龙,在中国古代又是帝王的象征。但由于龙是想像的产物,因此它的形象在各个时期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有鳞的称“蛟龙”,有翅膀的称“应龙”,有角的称“虬(音qiú)龙”,没角的称“螭(音chī)龙”等。这里的龙为“应龙”,也叫“飞龙”。

http://s14/mw690/006oGo2qzy79lCVUY0dcd&690

(图24)

http://s9/mw690/006oGo2qzy79lCYVy9We8&690

(图25)

http://s12/mw690/006oGo2qzy79lD2Hf87db&690

(图26)

    登上九十九级台阶,转头回望,却有“一览众山小”的奇妙感觉(图27)。

http://s2/mw690/006oGo2qzy79lD5N7CV31&690

(图27)

    接着,就要进入秦王朝强大的权利中心“四海归一殿”了(图28、29)。

http://s4/mw690/006oGo2qzy79lD9nX8fa3&690

(图28)

http://s12/mw690/006oGo2qzy79lDbJblN9b&690

(图29)

    “四海归一殿”,王宫主殿,殿名即彰显了秦王意欲一统天下、君临四海的雄心(图30)。该殿为庑殿重檐式,纵深长达120多米,宫殿建筑构造大量采用了大跨度的斗拱,以显穹隆高耸、气势雄浑。大殿内仅用以支撑穹顶的大柱子就有142根,最大直径2米(图31)。秦灭六国后,模仿其宫室,建于咸阳北塬上,故秦的宫殿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的绚丽浓郁。

http://s11/mw690/006oGo2qzy79lDeTjlg7a&690

(图30)

http://s2/mw690/006oGo2qzy79lDhDmX761&690

(图31)

    “四海归一殿”的功能类似于后世故宫“太和殿”,是秦王上朝理政的地方。主殿又分为前殿、过殿和后殿。

    “前殿”是等候皇帝召见的地方(图32)。

http://s10/mw690/006oGo2qzy79lDkxMNjc9&690

(图32)

    “过殿”乃文武百官上朝站立的场所,内有一“天池”(即水池),“天池”上有一内设可升降的浮桥机关的甬道。受秦王召见的人,必须经过这条甬道到前殿。甬道两端各有两头虎视眈眈的、名叫獬豸(xiè zhì)的独角兽(图33),它是上古时期的神兽,因为能辨别是非忠奸,如果它发现哪个官员作奸犯科,就用独角把官员触倒,然后吃进肚子里。

http://s2/mw690/006oGo2qzy79lDoszPXa1&690

(图33)

http://s10/mw690/006oGo2qzy79lDse929d9&690

(图34)

http://s9/mw690/006oGo2qzy79lDuSFgQc8&690

(图35)

    “后殿”即正殿,是大臣、使者正式面陈秦王的地方。秦王的宝座就四平八稳的端放在这里,有一种无声的威严(图34)。宝座后面有一根巨大的柱子,叫“四海归一柱”,也叫“都柱”,意为承担一切(图35)。柱上浮雕有代表四方之神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左青龙代表东方,右白虎代表西方,前朱雀代表南方,后玄武代表北方。这根“都柱”是“四海归一殿”的镇殿之宝,是载荷大秦王朝的中流砥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