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阳卢宅明清古建筑群(一)

(2016-08-31 15:21:00)

我爱旅游,更偏爱古建筑,由此走过全国各地不少的古村落。在我对古村落林林总总的印象中,没有一处古建筑,会象东阳的卢宅那样,拥有九进纵深、面阔五间,而且其空间序列与北京故宫的紫禁城如出一辙。

车至卢宅下街头西河沿洞桥头,迎面便是一座叙述着卢氏人家千年辉煌的三门四柱五楼石牌坊(图1)。牌坊正中,毫不掩饰、霸气十足地写着“方岳重臣”四字,下款:“万历癸丑进士通奉大夫福建右布政使卢洪珪”。哦哦!原来是省长大人在此迎候……。

http://s3/mw690/006oGo2qzy74tQymmuCf2&690
(图1)

穿过“方岳重臣”牌坊,一不小心便踏入了明、清时期的时光隧道。这是一条由鹅卵石铺设而成的细小狭长而韵味独特的老街(图2)。老街两旁清一色的粉墙黛瓦与错落有致高耸着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特有的韵律美。徜徉于此,只觉徐徐古风,轻轻拂来,从中依稀可遥感乡绅、卢氏们的曾经。

http://s11/mw690/006oGo2qzy74tQBkoIOaa&690
(图2)

由西向东走,在距“都宪”牌坊不到40米处(图3),便是位于卢宅老街、面向北方的肃雍堂“照壁”(图4)。

http://s10/mw690/006oGo2qzy74tQEx1O159&690
(图3)

http://s4/mw690/006oGo2qzy74tQHdGXp13&690
(图4)

在“照壁”前方,不到五、六十米的南北走向的肃雍堂甬道上,骑甬道立着三个牌坊。进口处的三门四柱五楼的“风纪世家” 牌坊,该牌坊为明弘治庚申九月,浙江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副使长乐林廷选为江西监察御史,卢格立(图5);距“风纪世家”牌坊北16米处,是“大方伯祖孙父子兄弟科甲”牌坊(图67);距“大方伯”牌坊后12米,是“旌表贞节之门”牌坊(图8);在肃雍堂通道的末端,为“大夫第”牌坊(即高台门),它三开间磨砖墙五楼,额坊上有精美的砖雕(图9)。这些牌坊无不将东阳人的那种耕读传家的理念,书写到了极致;更将明清时期的那些道德价值观体现到了巅峰。

http://s7/mw690/006oGo2qzy74tQLSvQi26&690
(图5)

http://s8/mw690/006oGo2qzy74tQOYwo757&690
(图6)

http://s7/mw690/006oGo2qzy74tQRCvbw26&690
(图7)

http://s11/mw690/006oGo2qzy74tQTMXvY5a&690
(图8)

http://s15/mw690/006oGo2qzy74tQXSfF4ee&690
(图9)

据考证,卢宅石牌坊,在承载家族荣耀的同时,还兼顾着建筑本身的“风水”功效。如“大夫第”门楼朝南的照壁,与卢宅老街朝北的照壁,就象括号(“〔〕”)似地将林立的三座牌坊紧紧地包裹起来。这大概是“藏风纳气”之寓意,即保证卢家的文风和官气长盛不衰,以便仕途春风得意。

光滑的鹅卵石依旧引导着观光者的脚步,向着卢氏家族的历史深处走去。此时,突然觉得,在喧闹城镇慢慢滋养起来的烦躁,被这里的静幽、古朴慢慢地驱散、消融。

沿“大夫第”门楼900左转,是一段宽阔长廊式的鹅卵石甬道(图10),甬道另一端再900右转,即可看到卢宅这座宏伟古建筑群的头门——“捷报门”了(图11)。不过,从“大夫第”到“捷报门”的这条直角甬道,由于两侧等高的墙壁和甬道,与声波的波长达成了某种合适的长度与宽度关系,使得它形成了一段神奇的“共鸣腔”,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回音壁”。在这里,只要有人从“大夫第”门口的甬道内步行或者说话,声音便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向60米开外的肃雍堂门口。而且,无论声音多小,均可以听得清清楚楚,感觉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更让人称奇的是,如果用脚去蹬“大夫第”牌坊脚的话,甬道的两厢壁上,便会发出“嗡嗡”可闻的回音。

http://s16/mw690/006oGo2qzy74tR3LJzFaf&690
(图10)

http://s10/mw690/006oGo2qzy74tR6ShBva9&690
(图11)

“捷报门”(图12),属于卢宅第一进大门。它建于明景泰年间,三间五架分心造,明间重檐悬山式屋顶(明间即建筑正中一间)。资料显示,明代时,门屋“三间五架”,只有一品、二品官员才有资格建造;至于三品至五品,门屋为“三间三架”;而六品至九品,则门屋为“一间三架”(“架”即两柱之间为一架)。头门的门楣上,原有明代所书的“捷报”、“解元”匾额,已经损毁,现扁额为今人所书。大门两侧有一著名的板对:“衣冠奕叶范阳第,诗礼千秋涿郡宗”。此对,系明成化状元、礼部尚书王华书赠,从字面上道出了雅溪卢氏家族源出秦汉时期的范阳(“涿郡”的称谓出自隋唐时期),文章报国、诗礼传家、科第绵延、门第兴旺的家史。

http://s5/mw690/006oGo2qzy74tRaMkeg84&690
(图12)

过头门,是一个较大的院落,两侧为东西厢房,院落中间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主道,主道两侧由鹅卵石镶成的格子状地面,花木盆景对称于主道分布,给人一种简洁、严整、明快、清爽的感受。

穿过院落,便是第二进的“仪门”,也叫“照厅”(图13)。这里,旧有“国光”扁额一块,故又有“国光门”之称,现“国光”扁额并非旧物(图14)。据介绍,“国光”一词出自《易·观》:“观国之光”,即“明习国之礼仪” 之意。

http://s12/mw690/006oGo2qzy74tRekGxRbb&690
(图13)

http://s8/mw690/006oGo2qzy74tRgFg1N07&690
(图14)

“国光门”,为七开间,明、次七架分心造,也属悬山式屋顶。其建筑布局、设计,内涵深奥,耐人寻味。左、右次间,分别有“风神昭世”(图15)和“方岳重臣”(图16)横额。族中父老相传,若三品以上大员来访,则大开中门,搬掉门槛(图17),以示礼遇。

http://s16/mw690/006oGo2qzy74tRkBeph0f&690
(图15)

http://s12/mw690/006oGo2qzy74tRn2fof1b&690
(图16)

http://s4/mw690/006oGo2qzy74tRpLL2j03&690
(图17)

在这里,古老的建筑彰显着淡雅、含蓄的个性,不同形式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多变的屋面不断带来视觉的冲击,使整体建筑风格的婉约与刚猛融为一体,呈现出南方民居清明、典雅、含蓄的特点。过“国光门”,沿中间石板路前行,便是卢宅的主厅——“肃雍堂”了(图18)。

http://s13/mw690/006oGo2qzy74tRtgYBmec&690
(图18)

“肃雍堂”,其布局和曲阜衍圣公府相似,前有门屋二重,堂前两侧设东、西厢房(图19)。“肃雍堂”平面为“工”字形,以“穿堂”将前后二堂联结成一体。前厅,即“肃雍堂大厅”,为“肃雍堂”纵轴第三进。该进原为歇山屋顶,后又改为悬山顶,而室内木构架仍保留歇山转角做法。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原来,按明制规定,品官住宅不准用歇山顶,因此肃雍堂前厅的屋顶改形,可能是为逃避“逾制”之罪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http://s14/mw690/006oGo2qzy74tRwL0O94d&690
(图19)

据《肃雍堂记》:“肃,肃敬也,礼之所以立也;雍,雍和也,乐之所由生也。”“肃雍堂大厅”,面阔五开间,进深十檩,雕梁画栋,斗拱彩画以娇艳欲滴的牡丹为衬底,施以巨大的龙凤图案。大厅正中悬“肃雍”横匾,前悬“恩荣四世”竖扁,下设木几一架,前摆八仙桌、太师椅等(图20)。

http://s11/mw690/006oGo2qzy74tRA9JAm1a&690
(图20)

大厅左侧有“望重法曹”横匾,前有“钦点翰林”竖扁(图21);左侧壁又有“儒将风流”和“惇德堂”扁(图22)等。大厅右侧有“忠直名臣”扁额(图23);右侧壁有“纶巾风度”扁额,下方有卢溶生平事迹介绍等(图24)。

http://s4/mw690/006oGo2qzy74tREnWUP13&690
(图21)

http://s11/mw690/006oGo2qzy74tRIuIS63a&690
(图22)

http://s13/mw690/006oGo2qzy74tRLxF5W9c&690
(图23)

http://s15/mw690/006oGo2qzy74tROuRbw6e&690
(图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