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汉辱母案-辱人父母者,杀之!

(2019-02-09 10:42:07)
标签:

辱母案

东汉

历史

文化

父母仇

分类: 秦汉

话说刘邦项羽争霸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刘邦这个不孝子竟然在阵前高呼,“幸分我一桮羹”。很多人都知道邦哥的这起不孝事,但是恐怕想不到,这个不孝子所开立的大汉朝竟然是以孝治天下,"孝道"才是汉朝的立国之本。邦哥还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东汉辱母案-辱人父母者,杀之!

刘邦:“幸分我一桮羹”

那么在孝治天下的汉朝如果侮辱了别人的父母,会是什么下场呢?让我们看看史书上的记载。

首先是董黯,记载于晋代的《会稽典录》,董黯据说是董仲舒的六世孙,家境贫寒,单亲家庭,对母亲特别孝顺。他家隔壁老王(王寄)则很不孝顺。一日,董母与王母聊天,谈到各自儿子的孝与不孝,恰好被王寄听到。王寄被人揭短,非常痛恨董母,于是趁董黯外出时,去董家辱骂殴打董母。董母由此卧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董黯怒极,本欲当时就杀了隔壁老王,但是考虑到王母也年老,不忍其老年丧子,于是便隐忍至王母病终发丧后才斩杀了王寄祭奠自己的母亲,然后投案自首。

那么董黯杀人后结局如何呢?史载,汉和帝闻其孝心,"释杀罪,召拜议郎",使孝子"海内闻名,昭然千秋"。看见没,无罪!加官!宣扬!

再一位,阳球,这可是位狠人,记载于《后汉书·酷吏列传》。阳球,渔阳人,世家子弟,擅长剑术、骑射,郡中有位官员侮辱了他的母亲,于是这哥们就纠集了几十名少年将这个官吏和全家杀死。如果说董黯杀人还很能得现在人同情,这位阳球的杀人行径搁现在来看肯定是非常恶劣的,简直罪大恶极。但是当时是以孝治天下的汉朝,辱人父母就是原罪,主辱臣死,母辱当何如!于是阳球名声鹊起,被举孝廉,补尚书侍郎。看见没?无罪!加官!宣扬!而且名声鹊起,可见当时的民众也是认可阳球的行为的。后来这位阳球刚正嫉恶,不避权势,诛杀中常侍王甫夫子,也算是青史留名。王夫之评价:宦寺之祸,......,阳球力击之而死,后孰敢以身蹈水火而姑为尝试者!

董黯、阳球杀人事件表明在汉代辱人父母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无论贵贱,动辄有杀身之祸。汉人对辱母行为行事如此激烈,这与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政策息息相关。汉朝推行孝道可不是仅仅口头说说,发发官样文章,而是深入方方面面。

首先,帝王身体力行,率先实行孝道。如文帝为代王时,其母薄太后染病卧床,文帝陪侍,目不交睫,体不解衣,汤药不亲尝不进,三年如一日。汉朝除了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以外,从惠帝始,迄于献帝,都以“孝”字为谥号。

其次,为了推行孝道,汉朝还将孝道纳入察举制度之中,用以选拔人才,考核官吏。凡行孝道,孝名远播者,即察孝廉,推荐为官。到了东汉,朝廷甚至要求“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

另外,汉朝时民风深受先秦影响,游侠之风甚盛,民众快意恩仇,动辄拔刀相向,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加之“父母仇,不共天”的主旋律宣扬,也难怪汉朝人因母受辱而激烈行事啦。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log.sina.com.cn/u/58609869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