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之谜-义和团究竟是白莲教的分支,还是与白莲教势同水火

(2019-01-28 18:20:23)
标签:

义和团

白莲教

文化

历史

八卦教

分类: 清朝

义和团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组织,评价贬褒不一,例如:蔡元培和王致中批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愚昧、仇外的运动。容闳则评价义和团为“此中国之民气也”,并指出“(美)十三州独立,杀英税吏,焚英货船,其举动何殊义和团?”。当然,小编还是比较认可孙中山先生的观点,他评价:虽然义和团存在严重缺点,“然而义和团的人格,与庚子辛丑以后,一班媚外的巧宦,和卖国的奸贼比较起来,真是天渊之隔。可怪他们还笑义和团野蛮。哼!义和团若是野蛮,他们连猴子也赶不上。”

历史之谜-义和团究竟是白莲教的分支,还是与白莲教势同水火

义和团扶清灭洋(图片来自网络)

义和团不仅评价颇有争议,其起源也扑朔迷离,一说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持这种看法的代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劳乃宣依据那彦成的奏议认为:义和团来源于八卦教的义和门离卦教,属于白莲教的分支。这个观点被后世的多数学者所接受。

到这里,可能有网友就会问了,白莲教是个宗教组织,有自己的教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是共同传习的八字真言。而义和团只是一个拳会组织,如果与白莲教同源的话,应该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教义和供奉才对啊。

对于这一点,小编来解释一下,白莲教实际上是起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的,随着流传,信奉的神祇也越来越繁杂,玉皇大帝、阎罗王、弥勒佛都曾经是信奉对象,到正德年间才出现对无生老母的崇拜。而义和团虽然是一个拳会,但也是有信仰的,比如义和团矶语“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就明确表明了杀洋人的原因之一是信仰冲突,洋人信基督,不敬神佛。《义和团团规》开篇即提到“爰与本团师兄等参合佛法”,团规10条其中6条提及佛法。可见,义和团是信仰佛教的,这与白莲教是同源的,因此也为义和团是白莲教的分支提供了证明。

当然也有学者有相反观点,例如方诗铭先生在他的《义和拳团与白莲教是两个“势同仇火”的组织》中就认为义和团不仅不属于白莲教,还与之势同仇火。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1)虽然同源于佛教,但实际供奉是不同的。义和团信奉释迦,认为弥勒佛是北来恶佛,这一点与白莲教的教义正好针锋相对。

2)义和团矶语“非是邪,非白莲”,即公开声明义和团不是白莲教。

3)《金乡纪事》记载王普仁等犯人“系义和拳匪徒, 与教党势同仇火”,另外,八卦教造反还企图抓两个义和拳的人“开刀祭旗”。由此可知,义和团与八卦教(白莲教分支)不但无关,还有仇恨。

4)义和团曾公开捕杀白莲教徒,《庚子记事》记载:(义和) 团在武清界奶子房拿八十余人, 皆有纸画人马形, 赶庙会者谓是白莲教谋不轨。…… 刑部未审, 杀六十余人”;《庚子大事记》记载:今日刑人于市, 计男妇老幼七十八名口。先是据义和团云, 烧某教堂时, 搜出纸人纸马, 密访得白莲教约同天主教等……。

小编非常佩服方先生的学术钻研精神,但据此来论证义和团的起源,小编尚存一些疑惑。

首先,上文已经解释过白莲教的供奉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在不断演化,事实上,早期的白莲教信奉的是阿弥陀佛,玉皇大帝、阎罗王都曾是供奉对象。两者教义上的针对性,反而更显得关联匪浅,似乎是同源下演化出的不同教派,如果是这样的话,义和团矶语公开否定白莲教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次,义和团的公认的创始人是朱红灯,朱红灯同时还是大刀会的首领,大刀会出自八卦教。一般而言,一个组织的起源与其创始人的关联是很大的,即使朱红灯的本意不是再建一个八卦教分支,但也难免会受到八卦教的影响,从这一点上看,说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是不是分支另当别论。

最后,关于义和团和八卦教的冲突以及对白莲教徒的捕杀。小编认为,此时的义和团已经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纲领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站在造反的八卦教和白莲教的对立面是很容易理解的。另外,对于义和团捕杀白莲教徒一事,也有学者进行了论述,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义和团后期鱼龙混杂,存在杀良冒功的嫌疑,有证据显示所杀并非白莲教徒,而是普通民众;二是,在义和团运动前夕, 有相当数量的白莲教徒不堪忍受清政府的压迫,加入了基督教,这实际上已经属于叛教卖国了,因此即使义和团源于白莲教,也会对这些二鬼子杀之而后快的。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log.sina.com.cn/u/58609869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