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学生-7-12岁儿童的需求
(2016-03-11 09:46:06)
标签:
教育 |
分类: 蒙氏理念 |
教育的持续阶段,必须要能配合孩子人格的持续发展。
唯有透过完整的分析才能了解,从孩子到长大成人这种持续性的转变,而教育的方式正是导致这些转变的主要关键。
在第一阶段能被有效运用的原则,并不见得同样能应用于第二阶段,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何谓教育的实务层面。
婴幼儿期
儿童期
在实务上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七岁大的孩子呢?首先,我们要谨记在心的是,我们必须先去了解孩子内心所想,但却无法表达清楚的愿望,并帮助他实现。我们应该亲身去体会孩子所经历的改变,不只是在表面上的一些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去体验他的内心世界。孩子能够在这样一个丰富而抽象的社会里茁壮成长,尤其是当他开始对人们的行为远比对事物的本身感兴趣时,这意味着他已进入能够表达是非判断的新阶段,这对孩子来说完全是种新的经验。在以往,他只对事物感兴趣。现在,他感兴趣的是去问为什么和该如何做。他不但能换个角度来看一些过去只吸引他感官上注意力的事物,而且尽量去做他该做的事。换言之,他已经能够察觉因果关系的存在。
当大人们尝试回答孩子们一大堆问题时,不是给予冗长复杂的解释,就是只好拜托孩子不要讲话。当孩子像幼儿般坐不住时,大人不是命令他不要动,就是一味地纵容他,而使孩子变得过度兴奋。这种介于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误解,在此阶段是必然会发生的。当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他所面对的每种挑战和活动都是值得的,即使是这样的误解会使他受苦。因此大人应该了解这一点,创造一个能满足孩子需求的环境,以帮助其成长。
提供孩子能够亲自动手去做的活动,可以帮助他在行为和思想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因为事实上孩子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往往溺于幻想的天地里。但当他能在现实生活里真正去体验自己努力的结果,便能建立起他的独立性和自尊心。这也就是说,他能够从自己的经验中找到答案,这种体验对孩子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重要的。
我们希望透过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挥孩子的潜在能力。经由这些活动的独立性和自由度,能使他逐步地发掘事实和从成人的世界里解放出来。
蒙台梭利博士在书中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活动,简述如下:
1如何保健牙齿、照顾秀发和双腿所有这些活动,都象征着生命。孩子的发展是透过对周遭环境的观察,而对活动的选择,必须根据他的年龄而非智商,因此生理的发展是选择活动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即使孩子能在聪明才智上超越年龄的界限,在现实的层面上,他的行为表现依然和他的年龄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