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塔-东城区

(2016-08-05 10:22:37)
标签:

图片

历史

文化

娱乐

旅游

东城区


  古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北京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又是金、元、明、清的首府,经历了多少朝代战争的洗礼,北京尚存的古塔还有百余座,古塔是古代寺庙建筑群中的组成部分,有很多古老的寺庙毁于灾难,惟一保存下来的部分通常就是宝塔。北京的古塔形制很多,以覆钵状的喇嘛塔比较普遍,密檐式排第二位,楼阁式较少,其次还有花塔、亭阁式、金刚宝座塔等。北京古塔的分布极不均匀,古塔大部分建在西部山区,那里古庙保存下来的较多,每个古庙都有塔院,到现在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潭柘寺塔院,共有七十八座墓塔。在内城保存下来的很少,北京城内以中轴线分为东城西城,竟有“东城无塔”之说,东城庙宇少于西城,塔也就少了,有几座解放后也被拆除了。 这里将分区介绍,此篇是东城区现有的和曾经有过的落地塔宇,关于殿脊装饰塔及文物塔有单一介绍,首先声明所有照片和资料有部分是由网友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雍和宫

雍和宫天王殿木塔

http://s8/mw690/006ozGJdzy73O43JYBV67&690

 

  在雍和宫药师殿内大肚弥勒佛的左右各有一座紫檀木雕制圆形塔。木塔楼阁式,因塔内每层主要供奉长寿佛,故名“长寿塔”。每座塔均为九层,高三点四五米,其中底座高七十六厘米,径一点三七米。围绕着塔壁每层供奉着泥制长寿佛和白度母,计二百七十四尊,每尊高十厘米。这种小佛像藏语称“擦擦”,系模具脱范制成的小浮雕,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是为积攒善业功德,供奉于塔内以求福荫。

 

雍和宫五轮塔

http://s1/mw690/006ozGJdzy73O499AS470&690

 

  五轮塔位于雍和宫外院,又称为法界五轮塔日式石塔,是由五个轮堆叠而成,塔样子比较奇怪,五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代表了宇宙的五大要素:空,风,水,火,地。五轮还可以代表人的头,面,胸,腹,足。比较特殊的是,塔南紧挨着一座砖砌的钟楼,比石塔高大概一米,钟楼以及钟都是欧式风格,建成时间大概在1905年前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拆除。


故宫殿内大塔

梵华楼掐丝珐琅大佛塔

http://s1/mw690/006ozGJdzy73O4n6Lwk50&690

http://s13/mw690/006ozGJdzy73O4nko8cac&690

http://s13/mw690/006ozGJdzy73O4nwhkM3c&690

http://s4/mw690/006ozGJdzy73O4nABLJf3&690

  在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共造了十二座珐琅塔。制作规模,所耗费人力、物力,及高超制作技术都堪称明清两代掐丝珐琅制作之最。这十二件巨大佛塔分别陈设于紫禁城东北的梵华楼与西南的宝相楼内,其高度相同而形制各异。这十二座雄伟珐琅佛塔需要众多工匠进行纷繁工艺协作,工程庞杂,作为空前巨大珐琅精品,其显示乾隆年间殷实国力和高度成熟珐琅工艺。十二座塔成为秘藏深宫巨型珍宝,也是乾隆盛世杰出之作。

 

梵华楼一层的掐丝珐琅大佛塔

http://s15/bmiddle/006ozGJdzy73O4vmVzM4e&690

  乾隆三十九年造紫禁城梵华楼珐琅塔,是依照藏传佛教中金圆塔式样。塔高2.387米,底座为正方形。塔的器胎为红铜质地,通过凿錾花纹,掐丝填蓝,镀金磨光等多道工序完成。珐琅佛塔的塔基,正方形共有三层,色彩不同,花纹各异。塔身也三层。第一层像一座方亭,下有彩绘护栏,上有连脊重檐,中列佛龛,内置佛像。第二层像一座八角亭,基座四角有蓝色纹饰,给人以耸入云天感觉。金花檐柱环列,上有弧形重檐,中设佛龛,内有佛像。第三层也像一座亭子,中有佛龛,内设佛像(已失),三层圆檐亭顶,又兼作塔刹。塔刹构图繁复,迭层变化。此珐琅佛塔,构思奇特,变幻无穷,巧夺天工,是古代世界工艺美术的稀世珍宝。

 

梵华楼一层西尽间的掐丝珐琅大佛塔

http://s8/bmiddle/006ozGJdzy73O4xxa0Dd7&690

  清乾隆掐丝珐琅大佛塔,通高2.31米,底径0.94米。此塔依照藏传佛教中覆缽塔之式样造型,由日月宝珠塔顶、掐丝填珐琅梵文十三级相轮塔刹、覆缽式塔肚、掐丝填珐琅梵文圆形塔基以及掐丝填珐琅狮纹、金刚杵纹束腰方形塔座等几部分组成。佛塔随设佛窝一座,内置一镀金铜佛。塔座正面镌楷书“大清乾隆甲午年(1774)敬造”九字款。此佛塔气势宏伟,制作工艺复杂,各部件衔接紧密,据遗存的清宫匠作则例载,佛塔的制作集中了大器匠、掐丝匠、錾花匠、镀金匠、填蓝匠等各种不同的工匠达十一种之多。仅此塔造价即耗银近七十万两。

 

雨花阁五级粉彩瓷塔

http://s14/bmiddle/006ozGJdzy73O4zwpL77d&690

 

雨花阁紫檀木雕九级楼阁式塔和五级楠木楼阁式塔

http://s2/bmiddle/006ozGJdzy73O4E8a5z41&690

  故宫雨花阁佛塔分别为九层、五层雕花紫檀木塔和五层粉彩瓷塔,陈列于雨花阁的抱厦和前殿中。两百多年来,它们静静的矗立在那里,以精巧绝伦的工艺博得参观者的赞叹,是雨花阁原状佛堂陈列中最重要文物。佛塔构造非常精巧,瓷塔以凸凹槽层层相接,木塔则由榫卯相连,仅辅以胶粘。木塔塔高三百四十厘米,瓷塔塔高二百八十四厘米。二零一零年,故宫工作人员给四座塔作了防震处理。


东直门外铁塔

http://s2/bmiddle/006ozGJdzy73O4GG9RT01&690

  铁塔寺遗址位于东直门外斜街内,民国时期出版的《北平指南》中记载:“铁塔寺在东直门外东里许。寺有铁塔,高矗半空。作圆城状。殿供一胡头陀。相传为明建文太子遗像者。阴历每岁正月初一日。四月十八日。开庙。”在《北平旅行指南》中有记载:“铁塔寺在东直门外东行里许,塔高矗半空。此说欠准,实为二里许,也够不上“半空”的高度。”又载“塔中祀像为一胡僧,云系坐化于此。祀像乃肉身,俗以为明建文帝遗像者,实无考据,不过此说与流行说法相符。”因“肉胎真佛”的神秘,种种神秘传说也层出不穷。相对统一的版本是,说大明年间,某年夏天的一个晌午,一游方僧化缘化到东直门外塔园时,口渴难挨。赶巧前面有眼井,但正是晌午头,没人挑水,僧人只好在井台上盘腿打坐等挑水的。等着等着可就眯瞪着了,可就再也没醒过来。这就不得了了:在老百姓的理念中,和尚坐化那就是“修行成佛”了。佛落此地,那是特意儿给这方黎民降福啊,焉有不供起来顶礼膜拜之礼。此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拆除。


法藏寺乏塔

北京的塔-东城区

http://s14/mw690/006ozGJdzy73O4LGsK9bd&690

  位于北京天坛的正东,体育馆的东南,龙潭湖的北面,左安门内有座法塔寺,法塔寺原名叫法藏寺,建于金朝大定年间,寺内后院有一座七层八面,高有十丈的弥陀塔,明景泰二年(1451年)更名为法藏寺塔。法藏寺庙在修建 京沈铁路时拆毁,可塔还在那里站立着,这座高十丈、共七层的空心塔,可供游客顺着楼梯攀爬。站在顶层,可以直视无碍地望见香山,此塔到1976年苟延残喘的古塔还是被拆除了, 唐山地震后因其岌岌可危,布满裂痕,而且像比萨斜塔一样站不直了,为保护京深铁路的安全,不得不拆除人们再也看不到了,由于此塔在法塔寺内,人们顺口叫成了“法塔”——乏塔。 民间传说:原来北京东城一座塔也没有,西城却有双塔寺两座塔、万松老人塔一座塔、白塔寺一座大白塔、北海山上一座小白塔,一共是五座塔,住在北京西城的人,就自豪地说:“说北京吗,西城五塔,东城无塔啊!”好心的鲁班爷,逛了一趟北京城,对这东城没有塔很不高兴,这一天,鲁班爷云游到了西湖,一眼就看见雷峰塔,就动手仿雷峰塔造了一座七层八面的玲珑塔。当下,鲁班爷对塔说:“你记住!一路不要休息,二更动身,四更到北京的东城,不到五更可就要找好了地方,过了五更,你就永远走不动啦!”塔应了应声,登时变了一个尖头顶,灰布袍的黑大汉,辞别了鲁班爷,转身往北,嗖嗖嗖就不见啦。几千里地只走了一个多时辰,在还不到四更天的时候,就到了北京外城。塔走在一座大庙(就是法藏寺)的后面, 听见院里有人说笑声音,他探头往墙里一瞧,原来是庙里值更的火居道们,正在墙角边上赌钱呢,他想:我半宵走了好几千里,也太累啦,歇息歇息吧,好在路也不远啦,看看耍钱的也有意思。他就在墙外,直着眼睛看赌钱,再也舍不得动身啦。看了一局又一局,正赶上这一局是大家都输给一个人,赢钱的人,是哈哈地大笑,输钱的人直嚷霉气,他看了很觉得有趣儿,就瓮声瓮气地喊了一声:“好!”这一声好,仿佛天空打了一个霹雳一样,大伙回头一看,墙外站着一个比墙还高的大黑人,大家顾不得再敛钱了,就往庙头里跑去啦。正在这个时候,庙里的钟楼的晨钟响了,远处的公鸡叫了,大黑人是一步也走不动啦,只听唿的一声,大黑人显了原形,成了矗天矗地的十丈高的大塔,七层八面好看极啦。又听哗啦啦一声,原来庙的后墙,叫塔挤塌啦。这时庙里的老方丈,带着徒弟们赶来,瞧见这样一座大塔,惊的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啦,赶紧叫一声:“徒弟们,快随我给宝塔磕头!这是天上赐给我们的宝塔啊!”大家刚一跪下,就都惊叫起来:“师傅,看,看,地上 哪儿来的这么些铜钱哪?”可怜那些赌钱的火居道们,谁敢说一句:这钱是我们的。老方丈也看见钱啦,就笑着说:“这是随着宝塔带来的,给我们修墙用的。”墙修起来了,塔就永远立在墙里啦。

邵德臣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