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史系列(8):笈多王朝(Guptas)

2022-07-01 10:48:53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印度 杂谈

次大陆被外族统治几个世纪以后,本地人终于造反了。

大月氏(Yueh-Chih)人建立的贵霜帝国衰落后,北方再次分裂为很多小国,在摩揭陀国故地上一个叫笈多(Gupta)的家族开始兴盛,并自称摩诃罗阇”(Maharaja),意为众王之王。

笈多时期的金币

在笈多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到了旃陀罗笈多一世Chandragupta I320335在位)即月护王一世(区别于孔雀王朝的月护王)的时候,一个囊括比哈尔(Bihar)和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新王朝诞生了。

到了沙摩陀罗·笈多Samudragupta335380在位)即海护王时期,笈多王朝大规模开疆扩土,不但征服了次大陆北部地区,其影响还波及到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和爪哇。据说这位国王还很有文艺范儿,在东征西讨的间隙还不忘吟诗和弹琴。

其子旃陀罗·笈多二世Chandragupta II380412在位)打败了西部的塞种人(shaka),在乌贾因Ujjain)建立了王国的第二个首都,并自称“超日王”(Vikramaditya)。

黑色铁柱

此时的笈多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新德里南郊的胜利塔(Qutb Minar)景区里有一根黑色的铁柱,据说就是超日王时期竖立的,在1600年后还屹立不倒。

此后的鸠摩罗·笈多Kumaragupta412455在位)继续保持帝国的强盛,不但举行马祭(Ashvamedha),还自称玛亨德拉迭德雅(Mahendraditya)。在其统治后期,遭到了来自德刚高原(Deccan)的普什雅密德拉部落(Pushyamitra)的进攻,被其子塞建陀·笈多Skandagupta455~467在位)击败。

此后的笈多帝国风雨飘摇,在嚈哒人(Hunas)入侵和地方叛乱中,慢慢走向分裂。

法显雕像

高僧法显

在笈多时代,佛教继续发展,大批佛教徒来印度朝圣。

东晋的法显就是在超日王时期到达印度。他于399年从长安出发,经西域来天竺求法,在游历30余国,并收集大量佛教经典后回国,著有《佛国记》。

到了笈多后期,大乘佛教衰落,佛教与婆罗门教开始融合,金刚乘(Vajrayana)出现。

奎师那崇拜

种姓制度继续发展,出现了贱民(Chandalas)意为“不可接触者”,他们的地位比首陀罗(Shudras)还要低下。妇女的生活更加堪忧,她们被迫待在家里不能外出工作,死后还有殉夫(Shati)的可能,很多宗教仪式她们也不得参加。

Krishna

这一切催生了毗湿奴崇拜(Vaishnavism)即外士纳瓦。这一教派对处于底层的妇女和首陀罗敞开大门,他们奉行虔信瑜伽(Bhakti Yoga),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婆罗门理论,只需要虔诚之心,而且也不举行杀牛宰羊的宗教仪式,只要点起一堆篝火就行。

在印度神话中,毗湿奴是保护神,总是在最危急的时刻以不同的化身来拯救世界,可能是大鱼,也可能是野猪,而最为广泛流传的则是奎师那。

奎师那(Krishan)即大黑天,来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雅度族首领,曾经帮助般度五子打败持国百子获得王位。此时他已经成为毗湿奴的一个重要化身,他的事迹也被神化,并广为流传。

以奎师那为主人公的《薄珈梵歌》就在这一时期产生,“薄珈”的意思是“神”,“薄珈梵歌”即“神之歌”。

 

 2022年7月  北京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