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印度娱乐杂谈哲学 |
分类: 《印度神猴》系列故事 |
印度人喜欢猴子,甚至将猴子尊为神灵顶礼膜拜,到底为什么?
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到处的都是猴子,最常见的是恒河猕猴。他们常以家庭为单位,成群结队地在城市间流窜,到处“为非作歹”,但印度人却视入不见,听之任之,最多也就是加以“恐吓”或“驱赶”。
(现代版的哈奴曼形象)
印度人为什么会如此纵容“猴哥”哪?
这要从一个传说说起……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讲的是罗摩(Ram)王子的妻子悉多(Sita)被魔王掳走,罗摩历尽千辛万苦将悉多找回的故事。
故事中帮助罗摩找回悉多的正式成千上万的猴子,而其中其贡献最大的就是一只名叫哈奴曼(Hanuman)的猴子。
哈奴曼神通广大,可以一跃数十公里,还可以将喜马拉雅的山峰搬到斯里兰卡……与生俱来的“猴性”让他顽皮可爱,曾经差点“吃掉太阳”……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罗摩的忠贞不渝。
为了找到悉多,哈奴曼独闯龙潭……在与魔王的战斗中,他勇往直前……因具有所有的美德,于是成为印度人的偶像,几千年来一直被当作神灵来顶礼膜拜。
想了解哈奴曼的故事,可以关注我的百家号,阅读《印度神猴》系列,一共17篇。
哈奴曼是《罗摩衍那》中的人物。而《罗》即是印度史诗,又是印度人的行为规范……
2020年12月 北京
内容原创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后一篇:印度教众神系列:摩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