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锡克教?锡克教男人为什么都裹着头巾?

标签:
杂谈旅游文化历史教育 |
分类: 印度文化系列 |
“锡克”一词意味着学生、弟子,寻求真理者。把十位上师尊为古鲁(Guru),第十一古鲁就是《阿底格兰特》(Adi Granth)。锡克教徒必须信仰《阿底格兰特》。
锡克教(Sikhism)是一个年轻的宗教,只有500多年的历史。由古鲁那纳克(Guru Nanak)(1469-1539)创立。是在印度虔诚运动(Bhakti Movement)的基础上,受伊斯兰教苏菲派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没有复杂的仪式和教条,没有繁多的神仙鬼怪,也没有眼花缭乱的化身,以及复杂的理论,锡克教是一神论,提倡过简单的生活,所有的人皆为兄弟。
古鲁那纳克(Guru
Nanak)1469年出生在一个叫塔尔宛迪(Talwandi)的地方,现在巴基斯坦的拿纳卡那(Nanakana
Sahib)。当那纳克在旁遮普的政府任职时曾经在河边失踪,三天后当他回来时,他告诉身边的人他被神带走去聆听启示:“没有印度教徒也没有穆斯林信徒,所有的人都是神的孩子”。这就是锡克教的基本教义“天下皆兄弟”。
为了传播神的启示,那纳克开始四处奔走布道,他走了数千公里,足迹遍布印度全境。他还去过伊朗和阿拉伯的麦加。
为了传播神的启示,那纳克开始四处奔走布道,他走了数千公里,足迹遍布印度全境。他还去过伊朗和阿拉伯的麦加。
锡克教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当时的印度,战乱不断,没有强大的政权,印度各个土邦之间为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印度教内部教派林立,种姓制度让社会形成高种姓和低种姓两大对立基层,这一切不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北方游牧民族以可乘之机,印度屡屡遭受外族入侵,却无法团结对外。所以一种新的宗教信仰呼之欲出。
当时的印度,战乱不断,没有强大的政权,印度各个土邦之间为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印度教内部教派林立,种姓制度让社会形成高种姓和低种姓两大对立基层,这一切不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北方游牧民族以可乘之机,印度屡屡遭受外族入侵,却无法团结对外。所以一种新的宗教信仰呼之欲出。
锡克教基本教义
只有一个神,他无处不在,没有恐惧,无形也无怨
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保护者
在神的眼里众生平等
世界上不应存在种族、种姓、教派的差别
“出世”并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诵神、实干、施舍是三大准则
女性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保护自然和资源是责任
只有一个神,他无处不在,没有恐惧,无形也无怨
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保护者
在神的眼里众生平等
世界上不应存在种族、种姓、教派的差别
“出世”并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诵神、实干、施舍是三大准则
女性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保护自然和资源是责任
参加阅兵的锡克部队
锡克人五大标志
短刀(Kirpaan)
须发(Kesha)
梳子(Kangha)
短裤(Kacchaa)
钢箍(Karha)
锡克男子都叫辛格(Singh),是狮子的意思,显示锡克教尚武的传统。他们留着长发和胡须、穿着短裤、挎着短刀、佩戴钢箍,这一切都在提醒教徒要为真理和正义战斗到底。
锡克人五大标志
短刀(Kirpaan)
须发(Kesha)
梳子(Kangha)
短裤(Kacchaa)
钢箍(Karha)
锡克男子都叫辛格(Singh),是狮子的意思,显示锡克教尚武的传统。他们留着长发和胡须、穿着短裤、挎着短刀、佩戴钢箍,这一切都在提醒教徒要为真理和正义战斗到底。
锡克教标识
锡克教标识由两把短刀、一把双刃剑和一个圆环组成。圆圈代表创造神的伟大,即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两把短刀分别代表主权和信仰,中间一把利剑的双刃分别代表正义和自由。
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
阿姆利则位于印度北部旁遮普邦,靠近巴基斯坦边境,是锡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则意为“花蜜池塘”。这里有著名的锡克教庙宇,坐落在“神池”的中央,墙面和顶部贴满金箔,被叫做“金庙”。
阿姆利则位于印度北部旁遮普邦,靠近巴基斯坦边境,是锡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则意为“花蜜池塘”。这里有著名的锡克教庙宇,坐落在“神池”的中央,墙面和顶部贴满金箔,被叫做“金庙”。
2019年8月 北京
内容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