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印度文化系列 |
一说起印度人就会让人联想到满街的乞丐。那么,为什么印度有那么多乞丐哪?
印度是宗教大国,世界主流宗教之一的佛教就源自印度,此外印度教也拥有庞大的信众。印度教对印度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的影响,人们的婚丧嫁娶无不与宗教息息相关。
在印度人看来,乞讨并不是丢人的事情。印度教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业力说”,认为无论好坏,凡事都是业力的果报,所以只有做好事才会得好报,那么给乞讨者食物自然也会得到好报的。反之则会招来灾祸。
所以乞讨非但不会遭到白眼,反而倍受尊重。而乞丐自己也觉得是在助人为乐,给了施舍者积德行善的机会。试想,如果没人来乞讨将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啊!
佛陀也曾托钵化缘
佛教之初也是以乞讨化缘来维持的,即使是佛陀本人也要托钵化缘的。
很多乞讨者是放弃世俗生活的苦修者
根据印度传统,人生分四个阶段,学生、居家、林栖和遁世。所以印度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会离家,在森林中生活,以野果为食,以天地为屋舍……
不过这已经是历史了,现在很难找到森林,所以这些退隐的乞讨者(Sanyasi)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乞讨,晚上睡在墙根,大桥的下面,好在印度也不冷。
希瓦大神(湿婆神)是瑜伽士、苦行僧、乞讨者的神。他总是在雪山上打坐,身上抹着灰烬,裹着兽皮、头发盘起……他不问世事,世俗的生活跟他毫不相干……他是遁世派的祖师爷。
有这样一个传说,达刹(Daksha)是希瓦的岳父 ,但他并不喜欢这个不入流的女婿,为了让其难看,他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没有邀请希瓦,这让自己的女儿心怀不满,最终导致萨蒂(Sadi)投火自尽……愤怒的希瓦捣毁了祭祀活动,杀死了达刹。
看来在印度的“丐帮”也不好惹……
能够死在恒河岸边是印度教徒的夙愿
印度人死后火葬,传说恒河之水可以洗去罪孽,火化后将灰烬撒入恒河是至高的荣耀。
如果你去过瓦拉纳西,你就会明白……
在瓦拉纳西,你会看到大量苦行僧、乞讨者生活在这个城市。对他们来说,这里是生命终止的地方,是最终的归宿……
2019年6月 北京
内容原创 图片来自互联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