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2018-05-22 13:50:51)
标签:

健康

旅游

时尚

体育

文化

分类: 《我的瑜伽》系列

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

2018年5月21日  北京


在我国“瑜伽”已经家喻户晓,但对于瑜伽的渊源以及背后蕴含的哲学恐怕就不为人所知了。下面我就用大家熟悉的禅宗与瑜伽做个比对,从而对瑜伽有个全面的了解。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历史渊源

瑜伽源自印度,是数千年来印度先哲探索人生奥秘的结晶。

早在数千年前,印度先哲就在苦思冥想“生老病死”的根源,产生了很多哲学流派,瑜伽就是其中之一。大圣哲帕坦加利(Maharishi Patanjali)在前人的基础上编订了《瑜伽经》,被后人奉为瑜伽之父。后来瑜伽的含义被不断扩大,又产生了业瑜伽(Karma Yoga)、奉爱瑜伽(Bhakti Yoga)、智瑜伽(Jnana Yoga......哈他瑜伽(Hatha Yoga)、昆达里尼瑜伽(Kundalini Yoga)等等。这几年随着瑜伽的风靡世界,各种“瑜伽”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高温瑜伽、力量瑜伽、空中瑜伽、阴瑜伽......还有国产的道瑜伽、禅瑜伽......

禅宗产生在中国,是印度哲学与中国本地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圣哲帕坦加利的塑像


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大师(Bodhidharma)在少林寺始创禅宗,此后在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时期禅宗的影响不断扩大,出现的“五宗七家”的繁荣景象,最终成为我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甚至传到当时的朝鲜和日本。同样,随着禅宗也被世人追捧,于是诞生了禅诗、禅画、禅书、禅茶一味......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齐白石《拈花微笑画轴》


哲学思想

最初的瑜伽指的就是帕坦加利的《瑜伽经》,而《瑜伽经》的核心内容就是“......控制思维的波动”,通过控制思维的波动看清真实本质(Purusha)。认为人的本质是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的纯粹的自我,而我们看到的世界则是不真实的幻觉(Prakriti)。当你看清这一切,你就会得到解脱,成为得到解脱的人(Jivanmukta)。帕坦加利信奉的是“二元论”,在他的理论中包含了真实的本质和不真实的幻觉......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冥想中的希瓦南达大师


同样,禅宗推崇“明心见性”。慧能曾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有南北之分吗?”、“一切万法,尽在心中......” ,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同时也认为世界是虚幻的,比如《金刚经》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说的就是世上所有物像皆为幻相,其本质就是“空”。在“风幡之争”中,慧能曾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都是在强调内心对于世界的作用。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六祖慧能


随着商羯罗(Adi Shankara为代表的吠檀多(Vedanta) “不二论”在印度的兴起,瑜伽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真实本质”被演化成“小我”或“梵”(Atman),而“不真实的幻觉”被定义为“大我”或“大梵”(Brahman),而这个“小我”和“大我”都是“我”,“我就是梵、梵就是我” ...... 印度另一部哲学经典《薄珈梵歌》也被引入瑜伽的范畴,从此,无私服务不求回报的“业瑜伽”、虔诚敬神的“奉爱瑜伽”、遍学经典的“智瑜伽”应运而生...... 而帕坦加利的《瑜伽经》也被称为了王瑜伽(Raja Yoga)。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商羯罗大师


禅宗也发展出“自性与佛性不二”等法门,认为人性与佛性是一回事......禅宗到了元代以后逐渐衰微,到了明代,在德清等禅师的倡导下,开始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天人合一的老庄思想被吸收融入。后来,又和称名、念佛、求往生的净土宗相融合,形成了现在的禅宗。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广州光孝寺瘗发塔


这么看来,瑜伽和禅宗真的很像!

无论的产生的时间,演化的过程都十分近似,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更是如出一辙。

比如,《瑜伽经》中基本上没有提到神,只是在遵行(Niyama)一支中规定了一条“全心敬神”(Iswara Pranidhana)。而禅宗也有“丹霞烧佛”的公案,告诫僧众佛是清净本性,而不是那些偶像和典籍。

再比如,瑜伽认为世界是虚幻的,是不真实的。而禅宗也有“南泉救鹅”的公案,告诫僧众人生中许多问题,就像“瓶中之鹅”一样,实际上是世人自寻烦恼。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漫画《丹霞烧佛》
 

此外,为了最终获得解脱(Kaivalya),瑜伽要通过修行八支行法来完成对思维的最终控制。这个瑜伽八支包括持戒尊行(YamaNiyama)这样的清规戒律,调身就是最为我们熟知的瑜伽体式(Asana),调息用的瑜伽呼吸法(Pranayama),调心的收摄、集中、冥想和三摩地(PratyaharaDharanaDhyanaSamadhi)。

同样禅宗也有类似的《百丈清规》、武术、气功和坐禅参禅。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瑜伽之树


无论是印度的瑜伽还是中国的禅宗,最终目的都是让世人看清世界的本质,认识真实的自我,一旦破除了心中的困惑,一切烦恼都将消失。同时也都鼓励大家互相尊重、博爱,都是在传播正能量。

《瑜伽理论》系列(2):瑜伽与瑜伽背后的哲学2018
瑜伽也好、参禅也好,最终都是要找到心灵平静的方法

 

最后送上一首禅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禅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