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发源自古印度,是古印度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900年,瑜伽的专著《瑜伽经》就问世了,系统阐述了瑜伽的精要,并指出“瑜伽是控制心灵的波动”。
说到这儿,大家就会觉得奇怪,瑜伽不就是动动胳膊、动动腿嘛。当然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瑜伽”的确就是体育运动,因为我们把这种特殊的体育运动叫做“瑜伽”,但“瑜伽”并不单单就指这个运动。我们说的这个“运动”,在瑜伽范畴里叫做体式(梵语ASANA),是“瑜伽八肢理论”中的一肢,的确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但绝不是瑜伽的全部。
再回到“瑜伽是控制心灵的波动”,这是瑜伽之父------帕坦伽俐,在《瑜伽经》中的经典解释。帕坦伽俐指出人的内心像一潭湖水,波光粼粼的湖面无法映射周围的风景,只有内心平静了,我们才能看清周围的一切。所以瑜伽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心灵,就是瑜伽中的王瑜伽(梵语RAJA
YOGA)。
现在谈谈瑜伽与养生的关系。
我们中国人的养生有几千年的历史。当我们的祖先摆脱原始蒙昧以后就开始了养生之路,《黄帝内经》应该是最早的医学和养生方面的著作。之后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也是古人养生观的一个极端案例。以及历史上道家的千奇百怪的养生理论,都是中国人追求养生的具体体现。
到了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鱼大肉已经不再是我们生活的要点,简单朴素的生活(养生)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
那么瑜伽跟养生有什么关系哪?
瑜伽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一种生活态度!追求梵我合一(天人合一)、无欲简单(返璞归真)的生活,与道家养生异曲同工。
现在我们从瑜伽的一些细节开始探讨。
瑜伽冥想
大家都听说过瑜伽冥想,盘腿打坐,摈弃一切杂念,很佛教的禅修是一样的。因为瑜伽比佛教产生的要早,佛教中很多经典源自瑜伽。
刚才说了“瑜伽是控制心灵的波动”,所以瑜伽的首要是调心,让心平静。
然而控制内心谈何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内心非常活跃,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喜、怒、哀、乐,这些情绪会对我们的身体系统造成这样那样的影响。这些情绪在短时间内会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频率,而长期会造成身体系统的紊乱。所以说瑜伽对心里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是养生的关键。
瑜伽体式
瑜伽体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瑜伽”,作为一种健身运动,比起跑步、游泳、骑车、登山,更简单更实用。
每天坚持瑜伽运动,对身体非常好,这也是这个所谓的“运动”得到迅速普及的原因。

瑜伽调息
瑜伽理论认为呼吸非常重要,控制了呼吸就控制了心灵。当你处于情绪之中,你的呼吸也会加速,而此时你做一做深呼吸,你的情绪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瑜伽生活方式
瑜伽理论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向我们先人总结的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瑜伽也倡导规律的生活节奏,包括三餐的时间要固定。

瑜伽饮食
瑜伽提倡悦性饮食,就是吃素食,包括蔬菜、水果以及谷物,特别是生长在阳光下的植物,如绿叶蔬菜等。另外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植物的营养成分,应尽可能直接食用,避免过度加工。

阿育吠陀
阿育吠陀是瑜伽理论中的医学部分。主要是利用草药、按摩以及瑜伽锻炼等方式来调节机体,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作者简介
赵航,1975年生于北京,1998~2001年期间赴印度德里大学留学,获商业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国际贸易方面工作,先后就职清华同方、中兴通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曾作为总代表在印度常驻多年。
2015年以后投身印度文化、瑜伽、梵文文学的研究。曾在印度南方的希瓦南达瑜伽清修所学习瑜伽,并跟随著名梵文学者张保胜学习梵文,此外在国内知名瑜伽导师培训中心担任过瑜伽翻译工作。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5859690442/
QQ:981828605
微信:1391075633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