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中考古诗文阅读分类汇编

标签:
365 |
分类: 月考、升级考、中考试题 |
2018年全国中考古诗文阅读分类汇编
(张永军工作室藁城区梁月丛整理)
【2018广东省广州市】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
分析。(3分)
【答案】
1.“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
2.“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2018湖北省黄石市】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1-2题。(共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2分)
【答案】
1.C
【解析】《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2.《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
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2018北京市】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3题。(共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
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答:
3.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
【答案】
1.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2.图一,图一描绘了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平齐;风势正顺,孤舟悬帆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 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意不符,因此选择图一。
3.“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曰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18年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
说明:意思答时即可。
【2018湖北省襄阳市】古诗词赏析(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1.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答:
2.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答:
【答案】
1.少年狂气(狂气)
2.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2018河北省】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案】
1.D
【解析】该诗主要考察学生对诗歌的主要内容及主旨情感的理解,D最后一段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2018山东省泰安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衡阳雁去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答案】
1.A
【解析】由“衡阳雁去”看出,是秋季。
2.
【解析】“人不寐”展现出战士深深的忧虑之情。“将军白发征夫泪”直接的描述了边塞军人的状态,从“白发”和“泪”二字表达出强烈的厌战和无奈之情。
3.
【2018四川省南充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4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阙描写
2.下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2分)
【答案】
1.(1)春天或春季(1分);兰芽、子规(任答一个得1分)
2.借溪水西流(1分)表现作者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