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第2周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九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琐感
(2023-04-12 10:10:31)分类: 杂谈杂感 |
九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结束了,虽然只是观摩了两节示范课,虽然加上评课、报告总共只有三个半小时的聆听,虽然自己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只是浅浅地尝试和实践,但这些内容已经可以让我对中考备战策略、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语文教育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不忘本来,从“初体验”到“再创作”。无论“听说”还是“读写”,我们都应该守住本心,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根本宗旨。牢记语文核心素养的的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语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通过对教材的初步体验、感知到深入研讨思索之后的再创作,引领学生真正习得语文能力和素养。
当然,面对中考进行的复习课,在此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夯实基础的同时进行应考训练。两位老师的课自然质朴,目标清晰准确,训练细致高效,值得认真学习。
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应该吸收外来,学科融合,破圈重生。就像臧老师在报告中所说,我们的中考命题不仅回归课堂,回归教材,还回归生活。那么就需要我们放宽视野,增大格局,在日常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壁垒,用心链接生活,坚守情怀也立足现实,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学习的内容、灵感、方法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浸润,而且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纵观历年中考题的设计和命制都遵循贴近生活、力求突破创新的原则。尤其是不久的将来,全省统一命题,更需要我们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谋划,跳出语文学科的“小”圈子,实现大单元教学,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融合。当孩子们真正在教材中习得方法,在生活中阅读写作,积淀丰厚的时候,一定能自如应战中考,轻松赢得中考,也能更好的为人生奠基。
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面向未来,培养真正有理想,有学识,有文化的栋梁之才。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三年时光,仅仅可以算是刚刚开始,甚至只是起跑之前的热身,我们带领孩子们广种薄收,积蓄能量,就是为了后续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有现实的努力耕耘,无私付出,既是为了不负年华,不负责任和期待,也是为了不畏将来,赢得精彩。就像我们初中语文教研员杨婕在报告中所说,我们心中有方向,认真研究中考真题,把握命题方向,问课堂要效率,以学情为基础,精心设计作业,秉承语文人的优良品质和传统,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