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辉编著《标准化管理》参考答案(7)

(2016-11-06 19:41:44)
分类: 《标准化管理》教辅资料

舒辉编著《标准化管理》ISBN978-7-301-27388-3(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七章   标准的编写规则与制定程序

一、名词解释

一致性程度:我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结构、技术、编辑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程度。

规范性要素:是“声明符合标准而需要遵守的条款的要素”。

资料性要素:是“标示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附加信息的要素”。

采用国际标准:指我国标准的编写以国际标准为蓝本,标准的文本结构框架、技术指标等都是以某个国际标准为基础形成的。

国际标准指“ISOIECITU以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工作文件:指标准制定阶段中用于记录情况、交换信息、发布通知、报送申请的文本材料。

标准草案:是以拟发布的标准为最终版本,用于标准制定过程不同阶段讨论技术指标和文字描述等内容的文件,包括讨论稿(WD)、征求意见稿(CD)、送审稿(DS)和报批稿(FDS)。

二、单选题

1AIDT    

2B.  MOD  

3C.  NEQ  

4D. 不应少于四分之一 

5. B. 2个月  

三、多选题

1B.等同采用       C修改采用       D.非等效采用

2 B. 文本结构与技术内容相同   C. 含有最小限度的编辑性修改   

3. A规范性要素   B. 资料性要素   

4 A前言   C. 名称     D.  范围

5A文本结构变化,同时有清楚的比较    C. 技术性差异,同时这些差异及其原因被清楚地说明  

四、判断题

1. 错。要遵守某一标准,就要遵守该标准中的所有规范性要素中所规定的内容。

2. 错。只有在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的国家标准,才被视为采用了国际标准。

3. 错。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是指国家标准与其对应的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编写方法上相一致的程度。它仅表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情况,并不表示技术水平的高低。

4. 对。

5. 错。标准是根据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并经过科学实验验证制定出来的,并不是标准制定者随心所欲决定的,它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不能说质量指标定得越高,产品标准的水平也越高,标准越先进。

五、简答题

1. 简述标准的结构有哪些部分构成?

答:任何标准都由概述部分、正文部分和补充部分等三个部分构成。概述部分主要包括有封面、目次、前言、引言;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有标准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等;补充部分主要包括有资料性附录、规范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等。

2. 简述在采用国际标准起草的我国国家标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为了通过采用国际标准达到促进贸易与交流的目的,在采用国际标准起草的我国国家标准时,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尽量保持与国际标准相同;二是如果确有必要存在差异,应将相应的差异减至最小;三是如果存在差异,尽可能明确标示;四是要说明具体差异的情况和原因。

3.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起草我国标准时,由于国情的原因,与国际标准相比,可能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一致性?

答:国际标准相比,可能在三个方面存在着不一致性:一是结构上存在着不一致性,即在标准正文、附录以及图、表的排列顺序存在不同;二是技术上存在着不一致性,即可能出现修改国际标准中的相关技术内容、增加国际标准中没有的相关技术内容)或删除国际标准中的相关技术内容;三是编辑性上存在着不一致性。

4. 制订标准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答:制订标准必须遵守的五个原则,即满足使用要求、兼顾先进性和经济性、保持标准的系统性、注意标准的政策性和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