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18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科普农业 |
分类: 世界农业 |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18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
中国农业信息网
《SOFIA
“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扶贫济困方面,渔业的贡献与日俱增,要达到粮农组织让世界免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目标,渔业非常关键。”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表示。他还指出:"为保障渔业生物可持续发展,需要减少某些鱼类的捕捞占比。"
全球鱼类供应趋势
《SOFIA 2018》显示,总体而言,全球渔业捕捞量在1990年代达到高峰,之后大体保持稳定。
2016年全球渔业捕捞量为9090万吨,比上一年略微减少了2百万吨,主要原因是秘鲁鳀鱼数量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发生的周期性波动。
尽管如此,几十年来鱼类消费量不断增加(由1960年10kg/人增至2016年的20.3kg/人),这主要依靠水产养殖业产量的增加。
根据《SOFIA 2018》,2016年水产养殖业产量达到8000万吨,提供了人类所有食用鱼类总量的53%。水产养殖业年增长率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10%,而在2010年到2016年间则降低到5.8%,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了,但今后几十年仍将保持增长,尤其是在非洲。
渔业资源状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号召国际社会有效规范渔业捕捞,终止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破坏性捕捞行为,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案,以恢复鱼类资源。
粮农组织监控下的主要商品鱼类中,59.9%处于可持续捕捞状态,33.1%处于不可持续捕捞状态。而相比40年前,90%处于可持续捕捞状态,处于不可持续捕捞状态的鱼类仅占10%。
但该发展趋势并不意味着在实施目标14未取得成效,报告警示,在可持续渔业领域,世界已经出现分化,发展中国家过渡捕捞造成渔业资源不断恶化,抵消了发达国家在渔业管理和存量状态上取得的改善。要解决该问题,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政策协调、财政和人力资源调动以及先进技术运用(例如渔业监控)方面。
气候变化和污染问题
《SOFIA
2018》指出,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可能引起全球渔业捕捞量10%的变化幅度,并可使渔场分别发生显著变化。在许多依靠捕鱼为生的热带地区,捕捞量可能会降低,而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则可能上升。
报告指出,渔场分布变化将严重影响渔业生产、管理并引起司法问题。需要开展研究,制定战略,以帮助渔业部门适应气候变化。同时还需要加强合作,解决丢弃的捕捞工具和塑料微粒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问题。
《2018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关键数字
u
l
l
l
u
u
u
u
l
l
u
l
u
u
u
u
u
u
u
鱼保障生存
《SOFIA
2018》阐明了渔业对于人类生计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世界最贫苦地区的人们。
全球近6000万人口(女性占14%)直接依靠渔业谋生,2016年渔业的初次销售额高达3620亿美元。
鱼类是高营养的食物,对防治微量营养素缺乏特别有帮助。鱼类在全球人口消费的动物蛋白中占了17%,并为地球上32亿人口提供了近20%的动物蛋白消费量。
鱼类对较为贫穷国家的贡献更为突出。例如,在孟加拉国、柬埔寨、冈比亚、加纳、印度尼西亚、塞拉利昂、斯里兰卡和一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鱼类贡献了50%或更多的蛋白消费量。
《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SOFIA)是粮农组织渔业及水产养殖部的核心出版物,每两年出版一期,旨在分析全球渔业(包括水产养殖)发展状况和趋势,为全球渔业治理和渔业生产提供全面客观的参考和指导。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