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多伏使用技术
通用名称
醚磺隆(cinosulfuron)
商品名称
莎多伏(Setoff)
化学名称
3-(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1-[2-(2-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磺酰脲
理化性质
纯品为无色结晶粉,熔点144.6℃,蒸气压约10-10Pa(20℃)。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18毫克/升(pH2.5)、82毫克/升(pH5)、3700毫克/升(pH7)。原药为米色结晶粉,含量92%,密度1.47(20℃),pH4(25℃)。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为:甲醇0.3%,异丙醇0.025%,丙酮2.3%,二氯甲烷9.5%,二甲基亚砜32%。在土壤中半衰期20天,在稻田水中半衰期3~7天,试验室稻田水中半衰期19~48天,光解半衰期80分钟。
制剂外观为粉色颗粒,粒度85%在0.2~1.6毫米,由20%有效成分和分散剂、湿润剂、载体及辅助剂组成。比重0.4~
0.6,悬浮率大于65%,pH4~7,能与所有除草剂混用。常温贮存稳定性2~3年。
毒性
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莎多伏属低毒除草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急性吸入LC50大于5000毫克/米3。对免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无致敏作用,在试验条件下,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大鼠两年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22毫克/千克,小鼠两年喂养无作用剂量9毫克/千克,狗一年喂养无作用剂量109毫克/千克,
ADl为0.009毫克/千克/天。对鱼类和水生生物低毒,(鱼工)鳟鱼、鲤鱼、蓝腮鱼、鲇鱼的LC50(96小时)均大于100毫克/升。对蜜蜂低毒,急性口服(48小时)LD50大于1000毫升/千克。日本鹌鹑和北京鸭LD50均大于2000毫克/千克。
制剂大鼠急性经口和经皮LD50均大于2000毫克/千克。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
制剂
20%莎多伏水分散粒剂
作用特点
莎多伏主要通过植物根系及茎部吸收,传导至叶部,但植物叶面吸收很少。有效成分进入杂草体内后,由输导组织传递至分生组织,阻碍缬氨酸及异亮氨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及细胞的长大。用药后,中毒的杂草不会立即死亡,但生长停止,5~10天后植株开始黄化、枯萎,最后死亡。
在水稻体内,水稻能通过脲桥断裂、甲氧基水解、脱氨基及苯环水解后与蔗糖轭合等途径,最后代谢成无毒物。莎多伏在水稻叶片中半衰期为3天,在水稻根中半衰期小于1天,所以莎多伏对水稻安全。但由于莎多伏水溶性大(3.7克/升水),在漏水田中可能会随水集中到水稻根区,从而对水稻造成药害。
适用作物
水稻。
防治对象
热带:水苋菜、异型莎草、圆齿尖头草、沟酸浆(属)、鸭舌草、慈姑(属)、粗大蕉草、萤蔺、仰卧蕉草、尖瓣花。
温带:绯红水苋菜、水生田繁缕、花简、异型莎草、鳢肠、三蕊沟繁缕、牛毛毡、水虱草、丁香蓼(属)、鸭舌草、眼子菜、浮叶眼于菜、萤蔺、雨久花、花蔺、异型莎草。对泽泻、矮慈姑、野慈姑、毋草、扁秆蕉草等有较好的药效。
应用技术
20%莎多伏水分散粒剂适用于移栽稻田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对单子叶杂草无效。南方稻区每亩用5~6克(有效成分1~1.2克),北方稻区8~10克(有效成分1.6~2.0
克)。通常采用喷雾法,也可采用药土(沙)法。喷雾时要求喷水量要足,以每亩30~40升水为宜,要求喷雾均匀周到。采用药土(沙)法可先用少量的水将计划用药量稀释成母液,与15~20千克细土(沙)充分拌匀,后撒施。
施药时间插秧后5~15天,秧苗己转青时施药。施药时田间要有3~5厘米水层,药后要保持水层3~5天,防止串灌。
为了做到一次施药控制全季杂草可与杀稗剂混用,通常与50%瑞飞特乳油混用,南方稻区每亩用50%瑞飞特30~40毫升加莎多伏4~5克,北方稻区用瑞飞特50~60毫升加莎多伏6~
8克。配药时先将计划用药配成母液,按比例混配后再稀释。
莎多伏对恶性杂草眼子菜、矮慈姑在推荐剂量下就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防除扁秆蕉草,则需二次用药,第一次每亩用8~10克(有效成分1.6~2.0克),10~15天后施第二次药,每亩用药6~8克(有效成分1.2~1.6克)。
莎多伏如果因为除草需要,在水直播田使用时应在3~4叶以后,每亩用药6~8克(有效成分1.2~1.6克),采用喷雾法或药土(沙)法施用。水稻3叶以前不宜使用。
北方如黑龙江省水田稗草发生高峰期在5月末到6月初,阔叶杂草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该省推广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插秧时间在5月15~30日,插前整地时间在稗草发生高峰期前,施药时间在5月末6月初,与阔叶杂草发生时间相距15~
20天,莎多伏在水田持效期1个月以上,因此对阔叶杂草有好的药效。在水稻移栽后5~7天与丁草胺、艾割、阿罗津,移栽后10~15天与禾大壮混用,与快杀稗混用可再拖后些,采用毒土、毒肥、毒沙法施药,与快杀稗混用采用喷雾法施药。丁草胺、艾割、阿罗津等往往因整地与插秧间隔时间过长,稗草叶龄大,药效不佳,施药提前,对水稻安全性有问题。如将丁草胺、艾割、阿罗津分两次施药,对稗草和阔叶杂草防效均好,对水稻安全。快杀稗防治大稗草亦可做为急救措施。
每亩用20%莎多伏10克加60%丁草胺75~80毫升,水稻移栽后5~7天,水稻缓苗后施药。
每亩用20%莎多伏10克加30%阿罗津50~60毫升,水稻移栽后5~7天,水稻缓苗后施药。
每亩用20%莎多伏10克加10%艾割15~20毫升,水稻移栽后5~7天,水稻缓苗后施药。
每亩用20%莎多伏10克加96%禾大壮100毫升,水稻移栽后10~15天施药。
每亩用20%莎多伏10克加50%快杀稗27~40克,水稻移栽后稗草3~5叶期施药,施药前2天放浅水层或田面保持湿润,喷雾法施药。
水稻移栽前3~5天,每亩用60%丁草胺80~100毫升;水稻移栽后15~20天后,每亩用60%丁草胺80~100毫升加20%莎多伏10克混用。
水稻移栽前3~5天,每亩用30%阿罗津50~60毫升;水稻移栽后15~20天,每亩用30%阿罗津40~50毫升加20%莎多伏10克混用。
水稻移栽前3~5天,每亩用10%艾割15~20毫升;水稻移栽后15~20天,每亩用20%莎多伏10克加10%艾割10~15毫升混用。
在中国登记作物、登记号
登记作物水稻。登记号LS94021。
在其他国家登记作物
水稻。
中毒解救
该药虽低毒,但接触药剂时仍要按常规穿戴防护衣物。如药剂溅入眼中或污染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有误服,喂服医用活性炭和大量的水,并遵医治疗。该药无特殊解毒药,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1.由于莎多伏的水溶性高,所以施药后田间不能串灌以防药剂流失影响效果。为保持3~5天的水层,可以灌水,不能排水。
2.莎多伏不宜用于渗漏性大的稻田,因为有效成分会随水渗漏,集中到根区,导致药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