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4

(2017-07-16 17:04:27)
标签:

财经

教育

科普

农业

文化

分类: 植物基础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4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同化CO2H20,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photo synthesis,所产生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糖类,贮存着能量。 
2
、荧光: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叶绿素分子吸收量子从基态上升到激发态,后因不稳定从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就称为荧光。
磷光:叶绿素除了在光照时能辐射出荧光外,当去掉光源后,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第一、三线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这种光称为磷光。 
3
、光合作用的机理: 
  a.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原初反应),光系统 PSⅠ、PSⅡ; 
  b.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 
  c.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通过碳同化完成)。
光反应:必须在光下;在类囊体上进行的光化学反应。本质是:光引起的反应中心的色素分子与原初电子受体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暗反应:在暗处也可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 
光反应机理: 
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是通过原初反应完成的。聚光色素吸收光能后,通过诱导共振方式传递到反应中心,反应中心色素分子的状态特殊,能引起由光激发的氧化还原、电离分离,就将光能转换为电能,送给原初电子受体。 
暗反应机理: 
2)电能转变为了活跃化学能过程是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的。电能经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传递,通过水的裂解和光合磷酸化,最后形成ATPNADPH,这样就把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把化学能贮存于ATPNADPH中。
3)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过程是通过碳同化完成的。碳同化的途径有3条,即卡尔文循环、C4途径和景天科酸代谢。卡尔文循环是碳同化的主要形式,通过羧化阶段、还原阶段、更新阶段和产物合成阶段,合成淀粉等多种子选手机物。C4 passwayCAM都不过是CO2固定方式不同,最后都是在植物体内再次把CO2释放出来,与卡尔文循环,合成淀粉等,所以,这两种碳固定方式可以比喻是卡尔文循环的预备工序 
4
、光呼吸生化过程:关键E、核酮糖-1,5、二磷酸加氧酶。 
5
、光呼吸的调节: 
      a.BuBis CO
RuBPC/RuBP加氧E)的作用:为兼性E,活性受CO2O2分压的调节。 
  b.GO(乙醇酸氧化酶)的调节:抑制剂,通过G工程对其结构改造。 
6
、光呼吸的生理功能: 
  a.消极:浪费能量,每释放1分子CO2,消耗6.8分子ATP3分子NADPH
  b.积极:对内部环境的代谢调整,也可能是对外部条件的主动适应,因此对植物本身是一种自我保护体系。 
  c.保护体系:消除乙醛酸的毒害;消除O2的毒害;防止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氮代谢的补偿。
7
、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光照:光越强光合速率越快但增加度慢光饱合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弱光下,光强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光补偿点:<</span>光照强度
光饱和现象:(max光合速率) 
  b.CO2CO2浓度越大光合速率越大→CO2饱和点,低CO2下,CO2浓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
         CO2
饱和点:(max光合速率) 
   c.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低温导致膜、叶绿体、酶的结构和功能变化。高温:膜脂和酶pro热度性、光呼吸和暗呼吸均加强,净光合速率下降。 
  d.矿质元素:MnCl是光合放氧的必需元素,KCa对气孔的开关及同化物的运输有关。 
  e.水分:缺水导致气孔关闭,光合产物的输出速率减慢,光合机构受到损到损害,光合面积减小。
  f.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温暖晴朗的情况下呈单峰曲线变化,温度过高光照强烈时呈双峰曲线。
8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指生活cell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9
、有氧呼吸:指生活cellO2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放出O2形成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分子内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cell把某些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E的过程。 
10
、光能利用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单位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理论为5%,实际为1% 
11
、光合性能:指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包括光合能力、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产物的消耗和光合产物的分解利用。 
12
、呼吸链:指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O2的总过程。 
13
、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a.
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底物为淀粉蔗糖等在无氧条件下最终分解为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限速酶为:二磷酸果糖激酶。
       b.TCA
循环:从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含3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然后经过一系列氧化脱羧反应生成CO2NADHFADH2ATP至草酰乙酸再生的全过程。关键酶是:柠檬酸合成E、异柠檬酸合成Eα-酮戊二酸脱氢酶。 
       c.
戊糖磷酸途径:高等植物中不经过无氧呼吸生成丙酮酸而进行有氧呼吸的途径。调控酶为:6-磷酸G脱氢酶。 
14
、电子传递链:即呼吸链,指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定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给O2的途径。有两类:电子传递体、质子传递体。
15
、氧化磷酸化机理: 
  a.化学渗透假论:线粒体基质的NADH传递电子给O2同时3次把基质中的H+释放到胞间间隙,由于内膜不让导出的H+自由回流形成了跨膜PH梯度和跨膜电位梯度,即质子电化学梯度,又称质子动力势。在其作用下,使质子流沿复合体质子通道进入线料体内部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b.化学偶联假说。 
  c.构象假说。 
16
、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能将底物上脱下的电子传递给氧使其活化并形成水或过氧化氢的酶类 O2 H2O 
传给线料体内,产生ATP 
  a.细胞色素氧化酶(脱Cytaz电子给O2 
  b.交替氧化E(脱UQH2Cgtb上电子) 
传给细胞哭内,不产生ATP 
  c.酚氧化酶(催化分子态O2将酚氧化成醌) 
  d.抗坏血酸氧化酶(催化于O2将抗坏血酸氧化生成H2O 
  e.乙醛酸氧化酶(催化乙醛酸氧化产生H2O2 
17
、氧化磷酸化:指生物氧化中,电子从NADHUQH2脱下,经过电子传递链,传给O2生成水,并偶联ADPPi形成ATP的过程。 
18
、呼吸链传递的多样性: 
  a.电子传递主路:NADH→FMN•Fe•S→UQ•cytb→Fe•S•cytc1→cytc→cytaa3→O2  3
  b.电子传递支路1NADH→UQ•cytb→Fes•cytc1→cytc→cytaa3→O2 
  c.支路2:琥珀酸→FAD•Fe-s→UQcytb→…… 
  d.支路3NADH→FP3→cyts→cytc→cytaa3→O2 
  e.交替途径:NADH→FMN→uQ→交替氧化酶→O2 
19
、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产生及贮存方式: 
  a.热能散失。 
  b.形成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 
  形成ATP方式: 
  a.氧化磷酸化:产生在Mito内膜基质上的呼吸链和ATP酶复合体中。 
  b.底物水平磷酸化:细胞质和Mito基质中,无O2参加。


 

免责声明:文化龙江的博客全部是搜集整理网站文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博客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博客证实,对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博客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