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标准化作业质量标准
(2017-11-03 04:28:29)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科普农业 |
分类: 土壤、耕作、肥料、农机 |
田间标准化作业质量标准
一、平翻作业质量标准
作业前在地块的两头打横头堑,横头堑宽度是一个往复的耕幅。
耕堑要直,百米内直线度误差不超过10 厘米,耕幅一致,不跑犁,不漏犁,每犁铧正负误差不超过2 厘米。无一犁一沟现象。
地头起落整齐一致,百米内误差不超过20 厘米。
耕深一致,达到规定要求,耕深误差不超过正负1 厘米。
开闭垄之间距离应在50米以上,开垄宽度不大于30 厘米,闭垄高度不超过10 厘米。
扣垡整齐严密,不出现回垡、立垡现象,地表10米内高低差不超过10 厘米。
翻到头翻到边,不重不漏,无三角区,无斜扭。
二、浅翻深松作业质量标准
1、适时深松浅翻不误农时,严禁水分过大时深松浅翻作业。
2、作业时要先打横头堑,宽度为一个往复的耕幅。
3、松到头,松到边。地头,地边整齐一致,100米内误差不超过±15 厘米。
4、深松深度35 厘米,浅翻深度15 厘米,平均深度误差不超1 厘米。
5、作业后土壤平整,扣垡整齐严密不得出现回垡,立垡现象,地表10米内高低差不超过10 厘米,无一犁一沟现象。
三、松耙联合整地作业质量标准
1、适时作业,严禁湿整地。
2、耙深不少于15厘米,深松深度35厘米,碎土辊作用可靠。
3、耕深一致,各铧耕深误差不大于正负1厘米。耕堑直,往复结合误差不大于单犁耕幅。
4、耕到头耕到边,耕后地表平整、土壤细碎。
四、耙地作业质量标准
1、掌握好土壤水分,适时耙地,严禁湿耙,作业时以不粘耙不出土块为准。松翻后地号及时耙地,严禁脱节,防止出现坷垃地。
2、复式作业,耙串后必须配带中型道轨耢子作业。
3、耙后地表平整,其10米内高低差不超过10 厘米,土壤细碎,表土疏松,每平方米内5 厘米大块不超过5块。
4、不重耙,不漏耙,不拖堆,两个工作幅重叠结合线不能超过10-15 厘米,堑沟要平整。
5、耙深一致,重耙、偏置耙深在10-15 厘米,轻耙为8-10 厘米。
6、耙到头耙到边,线杆周围漏耙面积不大于2平方米。
五、耢地作业质量标准
1、不误农时,适期耢地,严禁湿耢地。
2、耢到地头、地边、不拥土,不拖堆,往复结合线无明显凸台。
3、不漏耢,往复结合线重复不少于15 厘米。
4、耢后地表平整,垂直于播种方向4米宽内高低差小于5 厘米。
5、耢后土壤细碎,每平方米范围内直径5 厘米土块不超过3块。
六、起垄作业质量标准
1、起垄要打起止线,确保起落整齐。
2、起垄铲铲尖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入土深度误差不超过1 厘米。
3、起大垄要坚持“高、宽、平、齐、匀、直、施、墒”标准,既高:大垅垅高镇压后达到10-12 厘米;宽:大垅垅台宽度不小于90 厘米;平:大垅垅台上部平整,高低误差不大于5厘米;齐:地头整齐,到头到边;匀:垅距均匀,台内垅距偏差不大于1厘米,往复结合偏差不大于5厘米;直:垅向笔直,百米直线度偏差不大于5厘米;施:有条件的进行秋施肥和秋施药;墒:根据土壤条件,及时镇压保墒。
4、起小垅作业质量标准,高:垅高镇压后不低于17厘米;直:垅直度百米偏差不大于5厘米;匀:垅距均匀,台内垅距偏差不大于1厘米,往复结合偏差不大于5厘米;齐:到头到边,地头整齐;墒:及时镇压保墒。
七、水田整地作业质量标准
1、旱整地地表要有10-15 厘米的松土层,地表平整细碎,土块不大于5 厘米,10平方米内高低差不超过5 厘米。
2、旋耕到头、到边、不重、不漏,不留三角区。
3、保证耕深,翻地15 厘米,不能超过22 厘米,旋耕10 厘米,耕深误差不大于±1 厘米,保证一定的犁底层。
4、水整地要放水泡田3-5天后再水耙地,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正负3 厘米,地表有5-7 厘米泥浆,达到上实下松的作业田面。
八、播种作业质量标准
1、平播作业时要插堑旗,三线起落。
2、各行播深要一致,整台误差不超过2 厘米。
3、播到头,播到边,不漏播,不重播,各行距偏差不大于2 厘米,结合线不超过规定标准3 厘米。
4、各行间施肥深度应一致,分层施肥深度应在5-15 厘米之间,各行排肥量误差不超过±2%。
5、播行要直,百米内偏差不超过±2 厘米,相邻台间结合线百米内不直度不超过±10 厘米,垄距一致,垄高应在10-12 厘米,镇压后垄高8-10 厘米,地头百米内不直度误差在20 厘米。
6、双条播均匀,准确,双条播苗带宽度在10-12 厘米之间,大豆株距变异系数应在60%以下,玉米株距变异系数应在40%以下。
7、播深3-5 厘米,各行播深一致,其误差不超过2 厘米。
8、原垄卡播种时,如垄型不好在先扶垄,后播种作业。
9、电线杆,标桩及建筑物周围要进行人工补种,播后地头整齐,不齐的要人工补种。
九、水稻插秧作业质量标准
1、适时插秧,一般在5月10日-5月25日。
2、插秧时要先进行区划,两边地头各留一个作业幅的宽度。
3、插秧地号要在水泡田沉淀5-7天后进行作业,保证土壤沉淀好,防止插秧拥泥。
4、插秧每穴株数合乎要求,每穴3-4株。
5、插秧深度在1.5-2 厘米之间。
6、勾秧率在3%以下,漏秧率在3%以下。
7、插秧后秧苗直立,漂秧率不大于2%。
8、插行要直,50米直线度不超过5 厘米,往复结合线误差不超过2 厘米。
9、插到头,插到边,机械插不到的人工补种。
十、镇压作业质量标准
1、适时镇压
2、压到头,压到边,不漏压,不重压,重压宽度不超过30 厘米。
3、镇压时不沾土,不拖堆。
4、恒速作业,每小时不超过5公里。
5、镇压后已播种地号不能漏出种子,青苗镇压不伤苗。
6、地头转弯不宜过小,要大于机组转弯半径。
十一、喷药作业质量标准
1、适时喷药。
2、药量准确,喷洒均匀。
3、喷药机三级过滤器、搅拌器、压力表、防后滴装置齐全有效。先将药箱内药液搅拌均匀后,再实施喷药作业,搅拌时间不低于5分钟。
4、不重喷,不漏喷。
5、整部喷药机械无漏滴现象,喷后无药害。
十二、中耕作业质量标准
适时中耕。
耕深适宜,平均耕深与设计耕深相差不超过1 厘米。
各行距一致,误差不超过±2厘米,往复结合线不超过5 厘米。
地头地边整齐一致。
中耕时要做到不除苗,不埋苗,伤苗率不超过3%,苗带整齐均匀,不断条。
十三、割晒作业质量标准
适时割晒,不误农时。
割茬高度:水稻10-15厘米;小麦18-20 厘米,最高不超过22 厘米,最低不低于15 厘米;大豆5厘米以内;玉米15厘米内。
放铺的宽度,角度,厚度符合规定。
恒速作业,放铺均匀、整齐,不断条,不集堆,不漏割,不丢穗(豆角),不塌铺。
铺子不能放在行走轮和链轨道上。
铺行笔直,行距相等,地头整齐。
十四、大豆收获作业质量标准
适时收获,割晒在大豆三分之一的叶黄期进行,直收在大豆响铃期,拾禾在割晒5天后开始。
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一般为3-5 厘米。
直收不漏割,拾禾不掉枝,不集堆,喂入均匀。
根据作物干湿,早、中、晚调整滚筒间隙和转速,收获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破碎率不超过5%,泥花脸不超过7%,清洁率大于95%。
茎杆切碎长度不大于10 厘米,抛撒均匀。
十五、玉米收获质量标准
适时收获。
摘穗装置工作可靠,无啃棒掉粒和丢棒现象;机械下棒脱皮率大于95%,直收脱粒脱谷干净,玉米核上无饱满粒脱不净现象,籽粒清洁率大于90%、破碎率小于5%。
不推垄,不窜行,不掉棒,综合损失率小于3%。
割茬高度10-15 厘米,不超过20 厘米。
机械下棒作业,茎杆粉碎,抛撒均匀。直收作业,茎杆抛撒均匀。
十六、水稻直收作业质量标准
适时收获,综合损失率不大于3%,破碎率不大于4%,清洁率不小于95%。
割茬一致,高度不大于20 厘米。
收割堑直,割幅一致。
不漏割,不丢穗,不留三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