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适中、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如中科毛豆1号、中科毛豆2号、中科毛豆3号、华菜豆1号等。
二、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整、无土坷垃,土壤肥力中等,酸碱度中性,最好有灌溉设施的地块,忌豆类作物连作地或重迎茬地块。
三、种子精选及处理
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使种子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播种前3天,晒种2-3小时,确保出苗整齐。
四、精准施肥
(一)底肥
利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充分发酵腐熟、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二)种肥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状况,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8公斤。
(三)追肥
初花期用硫酸钾0.3公斤/亩
+尿素0.5 公斤/亩叶面喷施。
五、精量播种
(一)播期和播种量
当土壤5厘米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时播种,要做到精量播种、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严把质量关。
(二)种植方式及密度
常规65-70厘米垄双行种植,双行间小行距12厘米,菜用大豆不宜密植,一般保苗18-20万株/公顷。
(三)播种深度
菜用大豆拱土能力较差,避免播种过深和播后土壤过分压实,一般以3
厘米为宜,干旱年份不超过5 厘米。
六、精细管理
(一)深松
幼苗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温散寒、蓄水保墒,促进豆苗生长。
(二)铲趟
生育期间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三)除草
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播种后4-6
天,采用50%乙草胺乳油2250-3000
毫升/公顷,兑水750
公斤/公顷喷雾。
(四)灌溉
花荚期、鼓粒期遇旱及时灌水,保花保荚增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喷水量:分枝—开花期30毫米,开花—结荚期30—40毫米,结荚鼓粒期30—35毫米。
(五)防治病虫害
选用寡糖生物农药50-100
微克/毫升,在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施或灌根,防治病毒病、真菌病和细菌病,如发病严重需要多次喷施,喷施间隔为7-10
天。
七、适时采收
菜用大豆最适采摘时期是R6(鼓粒盛期)至R7(初熟期),一般品种为花后42-52天采摘为最佳。采摘过晚籽实质地变硬,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含糖量降低、食用口感差。